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世界經濟將面臨三十年來最嚴峻形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 05:37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譚凇 程偉力

  粗略來看,二戰后全球經濟經歷了兩次擴張。第一次擴張是在上世紀50年代初到1973年,這一時期是西方發達國家持續高速發展“黃金時代”,之后1974-1982年步入“滯脹”時期;第二次擴張始于2003年,美國及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引領了全球經濟的增長。但是,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后,全球經濟擴張勢頭放緩,世界經濟前景疑云密布。

  對比這兩次經濟擴張,不難發現諸多相似之處,如貨幣過度擴張引起通貨膨脹,糧食減產引發物價上升,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導致生產成本上升等等。筆者認為,未來世界經濟將面臨20世紀70-80年代滯脹時期以來最嚴峻的形勢,我國在經過幾年高增長之后也將面對新的挑戰。如何從歷史中吸取經驗,以應對滯脹的出現,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戰時美國遠離世界戰場,憑借其通過戰爭積累起的雄厚實力,二戰結束后向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推行“馬歇爾計劃”,開拓了國際市場。西歐各國則憑借原有的經濟技術基礎,借助馬歇爾計劃的援助,工業生產逐漸恢復到戰前水平。

  然而,在經濟內生增長能力很強的情況下,西方國家不僅繼續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而且執行擴張性貨幣政策。1950-1959年,美國商業銀行私人信貸年均增長9.7%,經濟增長率為3.1%;1960-1969年,私人信貸年均增長10.1%,經濟增長率為4.3%。1970-1973年,私人信貸年均增長12.7%,而經濟增長率僅為2.8%。英國、法國等其他發達國家同樣存在類似的現象。與私人信貸相仿,西方國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也呈現出加快的趨勢,貨幣供應量與實際財富決定的貨幣需要量日漸脫節,通脹壓力逐步增大也就在情理之中。

  技術進步以及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促使西方國家工業生產能力急劇擴張,但隨著工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各國產能過剩現象越來越嚴重,設備利用率普遍降低。其中,英國問題更為嚴重,1966-1977年為44.4%,1971-1980年又下降到34.8%,近2/3的機器設備處于閑置狀態。設備利用率降低直接導致利潤率的降低,從而把西方發達國家從長期的經濟繁榮期推向了長期經濟衰退期。70年代后期,西方國家的鋼鐵工業普遍出現1929年危機以來從未有過的大幅下降,美國鋼產量減少45.7%,英法兩國的鋼產量降幅超過1929年的危機。

  歐美發達國家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國內市場固然不足以消化過剩產能,國際市場上,由于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收入較低且增長緩慢,無法通過增加進口形成對發達國家產品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過程中及崩潰后,國際貨幣體系進入無序狀態,國際流動性的充裕使得各經濟主體形成通脹預期,價格向下調整受到極大制約,從而首次出現經濟增長停滯與通貨膨脹共存的現象,即滯脹。

  面對國內生產成本高昂和產能過剩,歐美發達國家只能將產業轉移到第三世界國家,亞洲四小龍由此崛起。但產能過剩和產業國際轉移直接導致歐洲制造業衰落,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漸上升。由于這種上升是因為制造業的衰落而非第三產業的興起,第三產業并沒有創造出額外的就業機會,失業率高企成為歐洲經濟長期揮之不去的陰影。2006年歐元區失業率為8.3%,德國2007年1月份的失業率還高達10.2%。

  在經過衰退和低速增長之后,美國再次通過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增長。1990-1999年,美國在信息處理、軟件上的投資占所有非住宅投資的比重從28%增加到35%,信息技術投資的加速直接提高了電子設備和計算機產業的勞動生產率,而傳統制造業和服務部門的信息化改造也促進了投資的增加和生產率的提高。因此,美國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到現在,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失業率一直呈下降趨勢,這同歐洲形成了鮮明對比。

  2003年以來,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的擴張,同上一輪相比,本輪經濟擴張沒有明顯的技術進步因素,而同寬松的貨幣政策密切相關。從2001年1月開始,美聯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降低了借款成本,在一年內先后11次降低短期利率,從6.5%降到了1.75%,并且在2002年11月和2003年6月又降了0.75%。在低利率政策的推動下,美國房價急劇上升。據Freddie MacFreddie計算,整個90年代美國房價漲幅為46.5%,但是本世紀前6年就上漲了59.8%。這種情況下,房產擁有者財富隨之上漲,部分人以此為抵押再次向銀行借貸,然后投資于房地產,房地產投資本身成為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2000-2004年,美國GDP年增長率均為2.5%,房地產支出約占GDP增長的三分之一,如果沒有房地產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這五年美國GDP增長的平均速度只有1.7%。

  房價上升的財富效應導致消費膨脹。根據美聯儲的估算,美國家庭把房地產增值收益的50%用于消費支出。目前,美國消費占GDP總額的70%以上,成為這輪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也對其它國家創造了龐大的外部需求,為其提供了廣闊的出口市場并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全球經濟快速增長直接導致能源和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這又進一步促進了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國的經濟增長。但是次貸危機的爆發和蔓延,首先使得歐美經濟遭受打擊,之后將波及新興市場國家,影響這些國家的出口,從而可能終結這輪全球經濟擴張。

  有分析認為,相對于頂峰時期的價格,美國房價估計要減少25%才能達到較為合理的價位,而目前才跌了6%左右,因此,未來幾年美國房價還將繼續走低,美國金融機構與房貸相關的最終損失可能數倍于現在已經披露的數額。另外,經濟體系、金融體系是一個有機整體,考慮次貸的損失不能只估計次貸市場可能或將要發生的損失,還必須要考慮各經濟部門所受的影響。曼哈頓研究所12月11日發布報告指出,華爾街每失去一個工作崗位,紐約就會同時失去兩個工作崗位。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美國整個經濟同樣如此。次貸危機影響的人群已經不限于低收入群體,正在向正常甚至高收入人群蔓延,與此相應,正常房貸、車貸、信用卡等傳統的信貸領域違約率也開始上升。美聯社12月份公布的分析報告表明,美國消費者信用卡違約率正以兩位數的速度迅速攀升,其中拖欠還款90天以上的賬戶增幅最大。

  盡管目前歐盟金融市場動蕩的消極影響基本上被控制在金融行業,但有跡象表明其他經濟部門也開始受到影響。銀行不僅相互間不愿拆借,而且也收緊了對非金融行業和家庭購房等消費的放貸條件,使得非金融行業和家庭消費面臨越來越嚴重的貸款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歐盟經濟前景自然難以樂觀。

  如前所述,信用擴張導致貨幣供應量增長率提高是兩輪經濟增長的共同特征。西方貨幣理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貨幣供應增長率提高在短期內可以提高經濟增長率,但在長期內只能提高價格總體水平。以食品和能源價格為先導,通脹正在全方位蔓延,去年11月份美國CPI同比上漲4.3%,生產者價格指數上漲7.2%,歐盟統計局數據則顯示,歐元區11月份CPI較上年同期上升3.1%,創下了自1997年1月該數據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另外,新興市場國家通脹也在加劇,去年11月份,越南通脹指數高達10%,印度尼西亞為6.71%;截至12月10日,俄羅斯年通貨膨脹率已達到11.1%。面對多年來積累起來的過量流動性,2008年全球通脹壓力將進一步加大。而經濟增長方面,目前世界各國都下調2008年經濟增長率,美國作為次貸危機重災區,前景堪憂。美國消費市場高達10萬億美元,經濟增速一旦明顯放緩,新興市場國家的外部需求將遭受打擊。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消費不到2萬億美元,很難替代美國減少的消費。更何況歐洲的經濟前景也受到美國次貸危機的嚴重拖累,其進口需求也將大幅減少。在此背景下全球產能過剩可能重現,滯脹壓力逐步顯現。

  一旦經濟陷入通貨膨脹與增長停滯并存的所謂滯脹局面,宏觀政策將面臨無計可施的尷尬局面。如果實施擴張性政策,必然會加大通貨膨脹壓力;如果實施緊縮性政策,又會打擊本來業已不振的經濟。正因在滯脹環境中傳統的宏觀政策難以奏效,所以上個世紀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滯脹調整期。

  近來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的央行已經面臨這種政策抉擇的苦惱。次貸危機開始影響經濟基本面,但同時,能源、食品等商品價格又大幅上升,央行只能采取微調或按兵不動的觀望態度,可以說,歐美滯脹苗頭初現。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中國宏觀經濟雖然尚好,但應防患于未然,搶在滯脹發生之前采取有效政策,盡可能將影響降到最低。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布魯金斯中心、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新浪特許頻道免責公告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