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非減持:既然是鬼,不必害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5日 23:11 華夏時報
南方的雪災剛剛緩過勁,股市一開盤又給股民來了兜頭一瓢冰水。除去外圍股市在我們的春節期間總體表現不佳外,似乎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需要深究。敢于在4500點以下大幅減倉的投資者,肯定想到了2001年以后那場可怕的熊市,因為那場熊市的罪魁禍首就是國有股減持,而此次困擾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恰好就是日益增加的大小非解禁。 把兩者聯系起來是有一定道理的,僅2月13日開市第一天,解禁規模高達11.64億股。如果按長假前一個交易日收市價計算,解禁市值規模將達160億元。而如果再看遠一點,據有關統計,2008年股改限售股解凍額度為16000億元,這已經占到了現有流通市值的20%左右,的確是不容小看的一個數目。考慮涉及首發、定向增發等其他限售股類型的解凍額度約1.5萬億元,所占比例將更為龐大,市場能承受這樣巨大的擴容壓力嗎? 擔心的依據似乎很充足,由于國有股東或者法人大股東的成本大多是1元甚至更低(分紅送股攤低成本所致),面對高達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升值,豈有不拋售之理?這樣的擔心看似有道理,實則是自己嚇自己。一方面國家對于多數國有大型上市公司要求絕對控股,這就從根本上限制了這些大市值公司的減持數量;另一方面,由于這些公司上市時使用的都是舊的會計制度,因此土地、物業等巨幅增值的資產都是按初期投資計算的。舉例說,筆者曾經匡算過王府井的凈資產,如果按新會計制度在每股百元以上,作為大股東的國有資產部門當然明白自己的家底,怎么可能在40元時減持呢? 一些股份制企業,由于大股東對公司的控股權不具有絕對控制權,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出現逢低增持的情況,像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平安等等,股權爭奪戰隨時可能爆發,豈敢輕易減持?即使純民營大股東絕對控股的企業,由于對自己的公司有信心,并不愿大量減持自己的股票。 況且在減持的問題上,無論是民營大股東還是國有大股東,在此前都有教訓。作為首例大非減持,大股東偉星集團減持偉星股份79.55萬股,平均減持價為每股12.56元,但是到目前為止,如果復權計算,該股股價長期高居40元以上,相信當初大股東如果不是急需用錢或者是短視,斷不會出手減持;2007年歲首,瀘州老窖國有大股東瀘州市國有資產管理局,在獲得流通權后的短短幾天之內,減持瀘州老窖1026萬股股權,套現3個億,但是股價在短期停滯后,該股股價從30元左右一路狂漲至76元,即使近期的大幅調整,該股股價也穩居60元以上,當初的減持是否值得商榷? 明白了上述的基本道理,我們就不會編鬼故事自己嚇自己了,2008年所謂的16000億的減持規模,不過是一個理論數字,按照正常的情況,減持的規模應該只占到10%-20%左右。目前市場的低調,不過是前期大幅減倉的主力在借這樣的鬼故事嚇唬散戶。如果你在目前的點位交出籌碼,未來吃后悔藥的幾率可能很大。 從目前的大背景看,由于次級債的影響,作為三駕馬車的出口貿易有可能出現增速放緩,而國內的雪災有可能影響到GDP的增速,兩方面的合力作用下,原來宏觀調控的部分理由已經喪失,除了翹尾因素的CPI還可能影響政府的決策外,高層已經發出了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及時調整宏觀調控措施的聲音。這樣的調整,對于資本市場是一種宏觀層面的絕對利好。 再者,在人民幣利率倒掛以及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的情況下,國外熱錢向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流動是必然的。目前的調整只是對過去兩年多牛市第一浪的二浪調整,在完成此輪調整以后,更為波瀾壯闊的主升第三浪就將到來。這也是政府愿意看到的,筆者早在兩年前就撰文指出,作為此輪牛市最大受益者的國家,一定會選擇在主升浪中逐步套現。在主升浪中,目前這樣的減持規模根本就無法阻擋其上升的腳步。 當我們環顧周圍的股市,我們會發現,擁有10%以上GDP增速的內地股市是最有吸引力的,如果我們的政府能作出一定的調適,比如降低印花稅或者單邊征收印花稅,及時恢復股票型基金的發行,嚴控上市公司的圈錢沖動,市場的轉好是指日可待的。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已經表示希望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能于本個財政年度考慮取消印花稅,內地的股市還在堅持征收千分之三的超高印花稅實在是沒有道理;當股市下跌慘重(20%以上),國際的慣例是政府救市,內地股市這樣的暴跌不應該漠視。雖然有兩只封閉轉開放的股票型基金的發行,但是這樣的力度顯然不夠。 當然也有這樣的說法,政府現在的低調在于希望已經冷卻的股市不要急速升溫,否則會再現去年從3500點直接拉升到6100點的尷尬。管理層總是希望股市能緩慢地上漲,漲到奧運會,漲到國有股的大幅減持。這樣的愿望是好的,但股市有自己的規律,熬過目前的困難以后,當明白大非解禁不過是一個鬼故事以后,股市還是會重現牛市的熱度。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