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必為美國金融危機埋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6日 02:51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黃湘源 近日全球股市面臨股災,中國股市也報以暴跌。一時之間,逃命的驚呼不絕于耳。對此,筆者甚不以為然。在筆者看來,我們不僅大可不必由于一時的挫折就對股市前景悲觀失望起來,而且更不應該用自我制造股災的方式為美國次級債危機埋單。 令人奇怪的是,暴跌讓投資者蒙受的損失,對于一些逃命論者來說,卻竟然成了其如數家珍的資本。其實,預測常常有自我實現的功能,過早看空的風險其表現形式之一也正是在于對市場的誤導。事實上,過于一致的唱空聲音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加劇了市場的恐慌,而且也常常成為制造羊群效應的趕羊鞭。在這種情況下,唱空成為市場暴跌的烏鴉嘴,這與其說是什么本事,還不如說是一種罪過。 中國股市的泡沫化同美國的次級債危機形似而神不似。對于中國股市來說,股票估值過高的問題在上市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的條件下是可以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法進行自我調整的。而美國的次級債危機則不僅是道德風險的總爆發,而且也是信用崩潰推倒了多米諾骨牌的金融危機。全球股市的暴跌不過是美國次級債危機的嫁禍于人。正因為如此,我們盡管并不反對中國股市基于自身內在需要的調整,但是,過度的暴跌非但不是預防股災的最好方式,而且有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和投資者利益為美國次級債危機埋單之嫌。而這,正是我們當前所最為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的。但是,這決不是恐慌和逃命的理由。 其實,美國經濟下滑對我國順差增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但長期來看有助于緩解通脹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也有助于糾正實體經濟的產業失衡,從而不失為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良機。而全球資金投資布局和投資方向的重新調整,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說,既是做大做強自己的極好機會,也是逐漸開鎖啟關、走出國門的較好機會,不妨可以說:機會大于挑戰。 站在市場的角度,如果說股價的過高容易成為空頭攻擊的軟肋,那么,當非理性暴跌出現的時候,何嘗又不是跌出機會的時候呢?倒河之懸的暴跌不僅為股價被炒得過高的股票提供了修正其價值的機會,而且也是人們發現價值和發掘價值的機會。可惜的是,當人們被暴跌嚇破了膽的時候,常常忘記了這個道理。 不過,盡管美國股市好像到了世紀末日的樣子,然而,當美聯儲正式宣布大幅降息的時候,美國的基金經理卻出人意外地透露:“我們并沒有空倉。”由是觀之,滬深股市那些基金和機構此前的大比例減持,其實也不是為了減倉而是調倉或準備調倉。暴跌跌去了散戶的信心,卻給機構騰出了洗籌換倉的機會和空間。盡管我們并不那么欣賞“陰謀”論,但這對于“逃命”論而言,則不啻另一個角度的解釋。 我們并不反對規避風險,但也不認為快牛變慢牛就意味著需要逃命。股市有風險,這是大家在入市的時候就應有的思想準備。然而,股市的投資之道,固然并非所謂牛市思維的只習慣于步步高升,但一見風險就逃命的熊市思維同樣也是非常有害的。就當前而言,可能還是更為有害的。除非先知先覺地預知了暴跌,否則,在中國股市還不具備做空機制的條件下,做空不僅不能成為賺錢的手段,而且也不可能為逃命提供庇護。當你被暴跌跌去了半條命的時候,逃出的半條命還怎么活,就是活下去了又有什么意思?逃命如果意味著告別股市,那也就意味著放棄了起死回生的機會,意味著失敗的蓋棺論定和將成功拱手讓人。而失敗如果不能成為成功之母,還值得沾沾自喜嗎? “空即是多,多即是空”,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反過來說:“多即是空,空即是多”。這里,前者說的是一種趨勢,而后者則是說的投資者應有的應對策略。在市場的做多過于一致的時候善于見好就收,而在市場的唱空過于一致的時候敢于逢低介入,這是股市中人的長命秘訣,同時也可以說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