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虻:讓牛羊更加健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01:3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張曉暉 記得電影《牛虻》里的男主角列瓦雷士說,他要做一個牛虻,讓這世界上的一些人活得不舒服。而最不舒服的就是他的生父,道貌岸然的蒙泰利尼紅衣主教,在親生兒子面前他感到羞愧,并最終懷疑上帝的存在。 “牛虻”是一種寄生在牛羊身上的昆蟲,靠吸血為生,和蚊子差不多。牛羊受牛虻的叮咬固然痛苦,但也因此增加了抵抗力。 據報道,一些股東在上市公司股東大會上被打,據說是因為嫌股改對價過低。據上市公司說“流通股股東的預期太高了,只能按照市場原則辦事”, 還有人評論說“中小股東有的虧得很多,心生怨氣才這樣鬧”。 筆者對于鬧事的原因不感興趣,10送3.2多不多?不知道,流通股股東也可能要求10送32,漫天要價本可以就地還錢,何況有H股股東和外國股東投票,個把流通股股東變不了局。筆者納悶的是,上市公司怎么可以動武? 當然,也可能是流通股股東先動武,一個巴掌拍不響,問題是,你可以報警,但不能還手,更不能先動手。因為流通股股東是“東家”,上市公司再高,也是“伙計”,做伙計的怎么可以打東家? 不在于誰是誰非,而在于這個觀念沒理清楚。 我們還是應該對在場的流通股股東表示欣賞吧,至少他們參加了股東大會,不遠萬里來到深圳,替全體流通股股東討價還價,挺好的。 在日本,有些人專門研究上市公司,找出毛病以后,買上一百股,去參加股東大會,借機對上市公司訛詐要挾,長期以此為生,他們可以說是“牛虻”的一類。 借訛詐為生,當然不好,但只要在法律范圍內,也算是一種活法。何況,受訛詐的上市公司多半有問題,否則“牛虻”們也不會費力勞神去跟他們過不去,他們也不必害怕牛虻的叮咬。從這個意義上說,“牛虻”也是為了上市公司好,其作用還是很積極的。 曾有個王海,專門打假索賠,后來沒有消息了。當時有人說他是“打假英雄”,也有人說他是“刁民”,更確切地說,他是“牛虻”。如果我國有一萬個“王海”,相信質量標準、安全標準、知識產權、商標品牌好多問題早解決了,可能后面的中國玩具事件也不會發生,不會給別人對我們妖魔化的借口。 中國股市也很有意思,也有過打假英雄,比如揭開藍田股份的劉姝威,還有揭開銀廣夏的財經雜志,但揭開一個又一個蓋子的都是財經記者或者其它行業的人士,既沒有證券業內人士,也沒有經濟學家。 其中有個原因,就是我們的市場只能做多,所以,只能讓股票上漲才能賺錢,也就是說只能把上市公司說得很好才能賺錢。所以,我們或者只說好的上市公司,或者只說上市公司好的一方面,或者把不好的上市公司說成好的——這種盈利模式讓“牛虻”難有生存空間。 據說,券商研究報告很忌諱說某企業不好,所以我們一旦看到評級為中性的時候,往往就是說這個股票或企業“不好”了,如果看到“減持”,那就是“很不好”了,而對上市公司如果評價不好,有些上市公司很可能從此封殺研究者對公司的調研。 如果做空機制出來了,特別是股票的做空機制出來了,興許就有人去揭垃圾企業的蓋子了?那時候也許就有利可圖了。 一個社會一定要有這樣的監督機制,那就是讓監督者有利可圖,不能僅僅靠理想主義或者見義勇為去鼓勵監督行為,比如記者揭蓋子,律師伸張正義,既是維護公平正義的行為,也是生存的需要;如果能夠支持、提倡大小股東們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就能建立一種草根監督的氛圍:眾目睽睽、眾口嘖嘖。一有侵犯他人利益的行為就群起而攻之,人人喊打;記者聞風而至,傳檄千里,洛陽紙貴;律師逐利而來,雄辯滔滔,漫天索賠;受害者集體訴訟,眾志成城。到那時,不愁違法者難善其后也! 監督,不僅僅是管理層的事情,如果真能成為人民戰爭,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將違法者置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內幕交易的、侵犯投資者利益的、侵吞國有資產的,都置于光天化日之下,那才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呢! 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不僅僅是培養防范風險、盈虧自負的意識,更要培養其股東意識,想想自己不是股民而是股東,底氣就足了很多,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就理直氣壯,順便就把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建設起來了。 這些想法在牛市里似乎有些多余,但每一輪牛市之后總會暴露出一些問題,總會揪出些城狐社鼠,到那時,法院如何應對?開不開庭呢? 牛虻多了,牛羊會長得更加健壯。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