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保派送圣誕禮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3日 00:56 財富時報
-本報記者 何唐 將上市時間鎖定在西方傳統的圣誕節,還有巨量新股凍結資金以及被市場不斷叫高的開盤價格做前奏,中國太保,這家排名中國人壽和平安之后,擁有兩家境外投資者的第三大保險集團,在漫長的上市旅途中 ,終于等來了一個看起來很特別的時刻。 12月18日,中國太保(601601)發布公告稱,中國太保A股發行數量為10億股,A股發行價格為30元/股,對應2007年預測市盈率為35.8倍。 與此同時,一些機構在預測中國太保上市首日成交均價上,也毫不吝惜——45元、50元、52元甚至55元。然而,對中國太保目前的身價,市場和業內的質疑同樣存在。在沒有連續三年盈利的情況下,獲得IPO特批待遇的中國太保,其理性身價又該是多少? “從投資的角度,30元偏高了。”對太保每股30元的發行價,上海一家私募基金人士認為,如果單從投資價值而言,中國太保的價值在15元以下還比較有吸引力。 和目前大多數機構研究報告樂觀看待保險股不同的是,該人士表示,保險股其實很難估值,這點恰和地產股非常類似。“因為假如在一個周期,不僅保費收入虧本,投資收益也是負數的話,公司的利潤就根本沒法看,因此從長期而言很難估值。” 上海某投資公司董事長認為,根據金融保險股未來的成長性,中國太保短線每股50元屬于基本到位,中長線還有機會。“目前太保這樣的公司,其綜合性競爭優勢遠不及中國人壽和平安。如果估值太高,投資者肯定會去配置人壽和平安,而非太保。” “市場都瘋了。”某外資投行人士則這樣表示。事實上,目前投資者看好的是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但是保險公司2007年盈利突出的最主要原因,與今年中國股市表現優秀不無關系。“分析機構都把投資回報率假設到8%-10%,實際是不可能的。如果以后股票跌了呢?” 事實上,在現有研究機構的相關估值報告中,對太保股價利好因素的篇幅都相當大,相反,對應該著重提醒的投資風險,很多估值報告都寥寥數筆。 有關人士透露:現在機構投資者都打新股,“有60%的溢價,誰都不愿意失去這個機會,特別是能在詢價階段拿到貨,都愿意。”據悉,如果詢價階段報低價格,就意味著直接出局,沒有機會。“只要賺錢,管它估值高低,先拿了再說。” 15元,市場的看空者們認為這才是太保應該的發行價。 “這個公司其實沒有多少凈資產。”上述熟悉太保的外資投行人士坦言,現在一些機構的估值分析存在誤區。該人士說,一年前他們公司曾對太保進行過計算,當時結果是,太保合理而公平的價值應該是12-15元。“怎么也算不到50元。”在該人士看來,每股50元的身價,5年后或許能達到。 即使其厚達392頁的招股說明書,在專業人士看來,也并沒有特別讓人期待的業績。 “公司治理明顯是個軟肋,業績也有存疑。”某投資公司高管在看了太保招股說明書后坦言,從太保招股說明書中,其實存在很多疑惑之處。“這個太保,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股東結構混亂。將來如果有問題也就在此。給人的感覺,都不知道這家公司到底誰控制。” 根據太保招股說明書,截至2007年4月30日,公司股份總數67億股。其中,國家股5.55億股,占股份總數的8.29%;國有法人股40.86億股,占股份總數的60.99%。除此之外,發行人境內法人股股東74家,境內法人股股份數為724,885,000股,占股份總數的10.82%;境外法人股股東2家,境外法人股股份數為1,333,300,000股,占股份總數的19.90%。 在招股說明書第71頁股份變動說明上,僅2007年的一些股權轉讓價格就各不相同。從每股1元多到28元都有,“再離譜也不能離譜到這個份上。”分析人士認為,同一公司一年內居然有相差幾十倍的股權轉讓價格,很難不讓人質疑。 此外,目前太保第一大股東華寶投資有限公司截至2007 年6 月30 日,總資產為308,864 萬元,凈資產為308,492 萬元,2007 年1-6 月實現凈利潤2,123 萬元。“這家公司就是把錢全押在太保身上,所以上半年就沒有利潤,太保上市就翻身了。” 而成立于1994年4月4日的太保香港公司,其盈利狀況也頗值得回味。太保香港由太保全資控股。截至2006年12月31日,太保香港的總資產為3.01億元,凈資產為1.35億元,2006年實現凈利潤0.12億元。截至2007年6月30日,太保香港的總資產為3.68億元,凈資產為1.39億元,2007年1-6月實現凈利潤0.08億元。“做了13年,凈資產才1億,半年利潤僅有800萬,實在不算很光彩的數據。” 分析人士表示,就招股說明書來看,太保2006年之前的數據并不漂亮。該人士認為,至少從招股說明書上,很多關鍵性問題并沒有很明確的說明,例如,到底太保人壽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到底太保掙錢是靠什么? 某投資公司分析人士認為,好股票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一貫性。不但大股東相對穩定,業績相對穩定(可以預期),而且還有一個好的跟蹤記錄。“所謂的信譽,其實都是歷史的表現,而不只是今天濃妝艷抹。” 而太保以往的經營作為,無論是壽險一度面臨的償付能力不足導致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還是擅自投資實業,導致太平洋金融學院資金鏈斷裂,以及在外資引入過程中一系列的股權糾葛,都讓太保的形象大打折扣。 盡管上市前,太保已經甩掉了上述負面包袱,但在新的起點面前,積淀依然重要。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