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回歸 股市起舞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11:06 當代金融家雜志
文/羅波 近一年來,在海外上市的紅籌、藍籌等大盤股密集回歸A股,并成為股市中最為亮麗的風景線。而中石油這只“海外大象”的回歸成為近期影響市場的最重要事件:凍結申購資金總額達創紀錄的3.4萬億元;股市因為資金供給缺乏出現大跌;正適合打新股的貨幣市場短期利率創出新高。 做大資本市場 管理層方面,早已將紅籌股回歸定為股市政策的重頭戲。工行、建行、中石油等都是特事特辦。目前,在香港上市的紅籌股公司有89家,其中包括中石油、中海油、中移 動等“航母”級央企。從趨勢上看,短短兩年內,交行、工行、中行、建行、中國人壽、平安保險已全部登陸A股市場,海外上市股票全部完成回歸這一歷史時刻也必將到來。 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長期以來,大藍籌進入A股市場的最大障礙就是可能破壞A股市場的生態平衡,因此大藍籌效應主要表現為對指數的壓力,或者叫“利空效應”。從2001年開始,由于國內股市不堪承受,眾多大盤股只能尋求海外上市,這不僅讓中國股市失去了經濟“晴雨表”的作用,也降低了股市對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從這輪“股權分置改革+流動性充裕”驅動的牛市啟動至今,A股市場吸納和消化大型藍籌股票的能力顯著提升。而做大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已經成為共識,海外大盤股的回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管理層的苦心經營在近兩年得到回報。數據顯示,2006年70家公司IPO募集的金額是1642.56億元,為歷年來之最,而據粗略統計,今年已經發行A股IPO金額已突破2000億元。在過去的20個月里,中國股市市值節節攀升,從不足4萬億元猛增至28萬億元。 海外大盤股回歸,能讓內地投資者更多地分享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以中石油和中移 動為例,2006年兩家公司的利潤分別為1422億元、660億元,而去年滬深兩市總體凈利潤才為3665億元。此外,A股一向是個“政策市”,海外大盤股的回歸,提高了整個A股市場的質量,也能促進管理層更多地通過市場的手段,來達到調控目的。 抑制資產價格泡沫 股市的快速上漲帶來了資產價格泡沫的爭論。據統計,當前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為70.62倍,而同期國際市場市盈率水平基本維持在15~30倍左右,最低的英國富時100為13倍,最高的日經225為33.25倍,也僅為A股市場的一半。簡單地從靜態市盈率上看,A股市場泡沫明顯。因此,近期國際上對中國股市過熱的言論不絕于耳。 10月30日,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再次表示,中國市場目前出現“非理性繁榮”,而泡沫會在人們沒有預期的情況下突然破滅。也許是英雄所見略同,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也認為,中國股市正在泡沫化,因此未來的升值空間不是很大。巴菲特通過8次減持已經售罄中石油,而香港首富李嘉誠也于近日減持了南方航空。 作為虛擬經濟,股市有泡沫很正常。因此,如何控制泡沫程度,避免泡沫突然破滅才是管理層擔心的問題。面對流動性過剩的A股市場,采取海外大盤股密集回歸的政策,管理層意在通過增加優質股票的供給,逐步減少股市泡沫,從而達到穩定股市的效果。量變的積累有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引起質的變化,導致股市實現理性投資。目前,A股市場市值最大的30家企業占比已經超過50%,而在中石油、中移 動等上市后,A股市場最大的30家企業在整個市場的占比將進一步增加。這大大加強了股市的穩定性。 市場對各種政策的反應有著一定的“時滯效應”,藍籌股的集中大擴容以及近期其他一些政策,如QDII、港股直通車和國有股減持試點等,其合力對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漸滲透,在流動性過剩得到控制之后,資產價格也必將走向理性。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