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從緊貨幣政策可能的選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01:15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在中國以漸進的穩定的升值來管理匯率的背景下,欲防止通貨膨脹,似乎只有管住流動性這條路了。將中國經濟納入國際視角來考察,央行加息的政策目標可能與加息的政策結果不一致。最后是否會推出過度的緊縮政策,主要的觀察指標是明年夏天的物價指數。 ⊙李國旺 貨幣流動性泛濫的原因是出口順差引致的外匯儲備急劇增長,因為外匯儲備的急劇增長,引發了國際壟斷資本對中國本幣升值的強烈預期,追逐高利潤的外資必然通過各種形式滲入。這是一種正向反饋的機制,除非突然出現出口停滯或者通過惡性通貨膨脹來抵消過多的流動性。 要想穩定匯率的波動和管理住流動性,央行獨立貨幣政策力量勢必被弱化。現在,地球人都知道,中國以漸進的穩定的升值來管理匯率,在此背景下,欲防止通貨膨脹,似乎只有管住流動性這條路了。為此,央行連續地進行數量化管理,比如,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央票、信貸規模管理等等。 央行首先可能的設想是,如果將流動于經濟體的過多貨幣鎖到央行的“籠子”里,或者通過信貸規模控制將流動性就地鎖定于商業銀行的“倉庫”里,那社會上沒有這么多錢了,逐漸高漲的物價也就能控制住了。這一點,其實在央行將上調存款保證金率的“市場化”手段作為首選方案上已經表現得很清楚了。實施這一方案,當然可以對沖商業銀行通過信貸投放形成的貨幣創造,即通過乘數效應創造貨幣的功能。只是到了今天,在年內連續第十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后,新標準已達到了20多年來的歷史最高點,這使央行的市場化操作空間變得很有限了,人們無法想象在目前的高點上央行還能如2006年以來的那樣通過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來調控和回收流動性。如果將存款準備金率再上調6次,即使不用信貸規模控制,商業銀行本身的經營也將會因為資金不足而陷入困境。鑒于商業銀行在國內經濟中的特殊地位,央行無法也不能以商業銀行的困境作為物價調控的替代工具。 其次,央行在控制通貨膨脹的手段選擇上將傾向于信貸總規模的控制,從歷史看,在中國,這可能是在控制流動性方面最有效率的,當然它是以犧牲市場效率為代價的。當GDP每年以10%以上的規模增長時,信貸規模的增長不可能低于10%,否則將會形成通貨緊縮。以筆者的分析,通過行政手段和市場手段相結合的信貸規模控制,或許將是央行“從緊”貨幣政策的核心手段。這一手段的實施估計在2008年上半年將會是嚴厲的,對任何違反政策者的處置也會是嚴厲的,因為貸款沖動是所有商業銀行的必然行為,為了控制經濟過熱,央行必然要求所有商業銀行不僅要承擔對股東的“利潤責任”,還要承擔“社會責任”,更何況主要商業銀行是國有股控制的銀行。 第三,央行在上述政策以外,必然還要將“利率”調控納入主要政策范圍。在匯率穩定升值成為基本政策的時候,央行制定利率的獨立貨幣政策力量實際上已經弱化,特別是在國際壟斷資本聯手“降息”以制造全球范圍的流動性的時候。據此看來,今冬明春由于處于兩節高峰,從現在開始的物價上升趨勢將很難下降或者降幅有限,但是進入明年夏收以后,特別是豬藍耳病已經過了三個季度后,隨著糧食的豐收和食品價格的穩中有降,加息的壓力緩解,物價走勢可能漸趨平緩。由此推算,中國的一年期利率水平不大可能突破5.22%的水平,因此,央行加息最多5次。如果物價控制得好,則明年一年期最高利率水平大約在4.68%左右,10年期房屋貸款水平約在7.47%左右。如果能維持這樣的態勢,那就不大可能出現經濟的大起大落,雖然那樣對房地產業的沖擊較大,但還不至于傷筋動骨,居民還貸壓力會比較大,但還能應對。 最后,判斷央行是否會如此加息,我們還得將中國經濟納入國際視角來考察。加息必然引發新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人民幣升值預期將約束出口的動力,刺激對國內地產、資本品的新的投資。因此,加息能否抑制得了居民特別是海外投資者對我國資本品和地產、金融的投機,實在是個未知數。筆者的判斷是,加息的政策目標可能與加息的政策結果不一致:加息是為了收縮流動性,但事實上流動性在金融脫媒時代早已經無法管理得了,境外資本對人民幣升值的投機更無法控制。加息可能會吸引部分居民存款的穩定性,但這部分存款實際上是居民在社會保障很不完善時的自動“自我社會保障”的一部分,原本對利率的變化就不敏感。另外一部分已經覺醒或者喚醒的資金,只要有更好的理財或者增值機會,會隨時撲向股市、期市和房地產市場,只要本幣升值的預期存在,只要本幣升值沒有結束,牛市就難以人為地結束,脫媒的資金隨時會變化為資本進入各個市場,就此造就的財富效應將成為對地產、物價調控的最大難題。 那么,會否因為調控難度太大最后不得不推出一系列過度的緊縮政策呢?要判斷這一點,主要的觀察指標仍然是明年夏天的物價指數,如果物價如前面分析的那樣能控制得好,則有望出現先緊縮后放緩的政策,如若不然,不排除政府為了抑制物價失控而采用過度的緊縮政策,以致出現通貨緊縮的局面,這當然是我們要竭力避免的情形。 (作者系資深證券研究人士)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