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受累A股調整 資產重組概念股見光死頻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3日 00:00 中國經營報
隨著市場調整的到來,曾經在證券市場炙手可熱的資產重組概念正在面臨狂熱退卻之后的尷尬,復牌之后的“見光死”現象越來越普遍。 *ST宜地(000150)在資產重組之后實現脫胎換骨,變身房地產企業,但是近4個月的停牌并未能帶來復牌之后的暴漲,反而出現連續數個跌停板的情況。被中冶集團納入旗下的鋅業股份(000751)同樣如此,此次大股東變換一度被市場看好,但是在最近復牌之后緊跟著就是連續幾個跌停板,出乎市場意料。 “從近期市場上看,出現‘見光死’的股票確實在增多,這反映了資產重組題材開始受到更為理性的對待”,長江證券分析師鐘華指出,如今A股市場大勢不好則是導致投資者趨于冷靜的直接誘因。 自從上證綜指觸摸到6000點之后,市場調整已經持續一個多月,市場各方普遍判斷市場已經進入中期調整格局!懊鎸φ{整和震蕩,市場信心發生了變化,投資者的判斷也出現分歧”,鐘華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風險意識開始凸顯,尋求更為安全的投資品種成為首選。 系統性風險導致“見光死”頻發 萬國測評高級策略分析師葉柒平指出,“資產重組概念股的核心在于預期,但這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牛市中,投資者會把這種預期向好的方向放大到一種極致,出現連續漲停的現象,但是在市場調整的時候,這種預期卻因為不確定性則成為投資者極力規避的對象,所以會出現‘利好出盡是利空’,復牌反而跌停等現象”。 而不同時期的市場估值因素也同樣影響了投資者的判斷。德鼎投資研究所所長胡嘉指出,“如果停牌前市場氛圍好,市場預期較高,則股價也會相應上去,但是復牌之后市場形勢出現變化,市場價值中樞下移,則原本認為是合理的估值就會有高估的嫌疑,資金也會趁機出逃”。 以*ST宜地為例,該股此前名為S*ST光電,主業原本為光電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由于業績不佳等問題,引入宜華企業集團入主,通過一系列資產重組和置換,實現對公司控股51.11%,并置入了旗下廣東宜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96%的股權,至此,光電實現了脫胎換骨式的改變,轉身成為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 在人民幣升值等各種利好推動下,房地產行業一直是市場上漲的兩大領頭羊,房地產企業借殼上市的案例也屢見不鮮,最典型的莫過于ST金泰(600385),連續幾十個漲停板創下A股歷史之最。此前有分析人士預測,改名之后的光電復牌之后漲幅將至少在50%之上,應該說這種預測在當時并不為過。 然此一時,彼一時也。當時市場正在向6000點高歌猛進,此時則陷入會否跌破5000點的爭論之中,市場可以說是人人自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今的*ST宜地只有感嘆生不逢時了。 股價已對預期收益有所反映 除了遭遇到系統性風險之外,這些資產重組本身對于上市公司帶來的利好也可能因為已經在停牌前的股價中反映出來,因此在復牌之后反而出現獲利盤兌現,導致連續跌停。 如原水股份(6000649),該股作為一只公用事業股,業績平平,其大股東上海城投集團立志把它做大做強。在10月29日公布的公告中,原水股份表示要通過定向增發與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收購大股東擁有的上海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城投置地(集團)有限公司各100%的股權。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將使得原水股份迅速、高起點地進入城市環境保護和房地產開發行業,打造出一個城市基礎設施領域的國內巨頭,公司的經營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大為增強。 但是復牌之后,股價雖然一度拉出兩個漲停板,但是隨后即邁入連續下跌的走勢之中。原水公司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也沒有想到二級市場的股價會這樣下跌,本來我們認為這次資產重組對公司是個很好的事情,應該受到歡迎的”。 招商證券研究員王旭東對此指出,根據公告披露資料測算,原水股價如果股價達到20元,則城投置業的06PE已超過80倍,且對應的必要價值為預估值62億元的3.5倍,凈資產倍率已經達到8倍以上,甚至評估值已經達到注入資產后總資產的2.75倍,明顯高估。而股價在13元時,城投置業的對應PE已經在20倍、PB在2倍左右,為相對低估狀態。因此目前原水的股價在17元左右則是比較合理的估值區間。 方案低于預期增加不確定性 胡嘉進一步指出,“如果上市公司重組方案出臺之后低于之前市場對它的預期,則同樣會出現‘見光死’的問題,尤其是在市道不好的情況下,這種低于預期的方案更會加劇下跌”。 如鋅業股份(0000751),該公司作為一家鋅冶煉企業,在中冶集團入主之后,將會注入相關上游礦產資源,這對其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和提升業績無疑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尤其在當前整個有色金屬行業資源整合的形勢下,此舉一度為市場看好。但是目前的方案顯示,中冶集團僅獲得鋅業股份大股東葫蘆島有色集團33%的股權,并未控股,且集團僅承諾在未來12個月內對有色集團增資。 光大證券研究員江宇昆指出,這對于其短期業績提升沒有實質性幫助,這一方案與此前市場的期望相差不小,而本就估值偏高的股價更是難以支撐下去。結果在復牌當天漲停板未能封住,此后3天更是連續跌停板。而成交明細顯示,部分機構也在下跌中倉皇出逃。 更早之前,則有東方集團(600811)的慘痛例子。雖然大股東按股改承諾注入的是很熱門的礦產資源,但人們更期望它置入金融資產,故當天股價高開后也以跌停報收,時至今日,股價已經跌去一半還要多。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資產重組仍將是市場中重要的題材,但是從近期市場看,規避風險應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不應該盲目的染指這種題材。 對待重組題材應慎重 事實上,資產重組雖然為投資者所歡迎,也確實往往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并它不是一劑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在滬深股市的歷史上,重組失敗的案例屢見不鮮,有些公司被多次重組、多次改名,但最后依然虧損。因此,在目前A股市場方興未艾的重組浪潮中,投資者也要仔細分析重組質量,特別是要辨別注入上市公司資產的盈利能力,不要落入重組“陷阱”。 一位曾經操作過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證券業人士告訴記者,有些上市公司的重組目的并不在于創造更好地業績,而是混合著陰謀的一系列幕后操作,并且通常伴隨著一些主力資金的介入。“主力資金的介入的成本非常低,他們在完成消息散播,股價拉升的過程后,已經獲利豐厚,最后的重組方案如何并不重要,往往消息出盡之時,就是股價暴跌的開始”,因此對于資產重組題材要保持很高的警惕,不要輕易參與,“這往往是陷阱而非餡餅”。 不過他也指出,隨著監管機構相關制度的出臺,資產重組的過程將會逐步規范和完善,幕后操作的成本和機會都在縮小,當然這同時也意味著這一題材獲取暴利的機會在減少。 不過,盡管“見光死”公司為數不少,但是“中”字頭企業的資產重組機會仍然值得關注。胡嘉認為,在國資委政策鼓勵整體上市做大做強的情況下,旗下央企資源整合甚至整體上市欲望強烈,謀求改善上市公司質量,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為目的的主動性資產重組開始占主導地位。 但需要注意的是,業內人士指出,投資者仍然不應該盲目的捕捉消息而買入股票,而應該選擇具有明確預期的公司進行投資,比如國電電力(600795),中國遠洋(601919)等,這樣即使公司的資產重組需要時間或者未能盡如人意,但是由于公司本身基本面仍然有支撐,故仍可放心持有,可以盡量減少不確定性帶來的損失。 中國經營報記者:本報實習記者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