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組購并與內幕交易之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 09:27 中國經濟時報
-本周視點-張東臣 在全流通、大牛市的背景下,國內上市公司紛紛熱衷于重組并購。尤其是今年以來,更是令人眼花繚亂。隨之而來的則是一個又一個的股市神話:上市公司利潤十倍百倍的巨幅增長;瀕臨退市的ST股一舉扭虧,一夜變身“藍籌”;定向增發、整體上市等再融資成為“驚天大利好”,股價瘋狂飚升,前景無限燦爛…… 重組購并行為泛濫的背后是內幕交易的橫行。有的消息尚未公開,市場就傳聞不斷,股價不斷攀升甚至被連拉十幾個、幾十個漲停板。上市公司高管及親屬、機構大戶則往往先知先覺,在“利好”發布前神秘買進,在“利空”發布前神秘賣出。就連網上流傳的小道消息也常常能很快得到公告的印證。 早在十多年前,中國股市就流行一句名言:資產重組是股市永恒的主題。然而,歷史也一次次證明——許多“重組好戲”不過是少數人玩弄的“資本魔方”,是非法掠奪者的工具。投資者也不要忘了股市的另一個重要規律,即“重組消息滿天飛,垃圾股大漲往往是牛市尾聲的征兆”。 過度投機的確可能招致樂極生悲。美國1929年股市大崩潰就是很好的例子。當時的華爾街成了內幕交易的“天堂”,國會議員也紛紛卷入其中,以至于打擊內幕交易的法案根本無法出臺。大崩潰之后,美國推出了嚴厲打擊內幕交易的法案,股市才逐漸走出低谷,并進而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龍頭。 1990年代,美國內幕交易行為再度泛濫,用時任美國證交會主席阿瑟·萊維特的話說,“有選擇的披露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使得中小投資者相對于分析師、經紀人和機構投資者處于不利的地位,因為后者能獲得超前信息。” 2000年夏天,阿瑟·萊維特力排眾議,推出《公平披露規則》。就在進行拍板定案前夕,時任高盛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即現任美國財長)漢克·保爾森Hank Paulson當時從中國打來越洋電話,強烈要求阿瑟·萊維投否決票。對此,阿瑟·萊維特評價說:“他和證券業其他人認為我正在把劊子手手中的絞索套在華爾街約定俗成的規則上。” 阿瑟·萊維“壞了華爾街的好事”,但他堅定地站在中小投資者一邊,捍衛了美國證券市場,沒有辱沒監管者的使命。對于《公平披露規則》的推出,美國證券業內的評價幾乎一致地否定而公眾的評價幾乎一致地肯定。此后不久,安然、世通丑聞的曝光,終于讓布什下決心以鐵腕實施金融司法制度大改革。 可以說,內幕交易是一切金融丑聞、公司丑聞、做假賬的財務丑聞和欺詐丑聞的源頭,而懲治內幕交易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對此,中國的證券監管者顯然日益感到緊迫。今年以來,中國證監會和滬深交易所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抓好信息披露,杜絕內幕交易”已成為近期證券監管工作的首要任務。 9月中旬,中國證監會同時發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關于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相關各方行為的通知》、《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等六部法規及規范性意見。其中內容可圈可點,如:設置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對于可能損害投資者利益或蓄意規避監管的資產交易,有權責令其暫停;股東大會通過重大資產重組表決權比例由1/2以上修改為2/3以上,關聯股東須回避表決;強化重大資產重組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公平性;在股價敏感、重大信息公布前20個交易日內漲幅超過20%的,將查證是否有內幕交易行為;引入舉證倒置的機制,等等。甚至還有專家建議:要求上市公司在有重組購并意向時就停牌。 然而,證券市場“信息不對稱”終歸不可避免。在華爾街從業14年的資深分析師丹·萊因戈爾德曾以其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披露華爾街無處不在的內幕信息泄漏和最隱秘的內幕交易,并為防止內幕交易提出了大量建議與對策。然而,他最后竟然也悲哀地發現,“政策與規章在根本上是解決不了大部分問題的”。 馬克思曾說過:“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對中國股市來說,基礎制度的建立固然重要,但提高查處率更為關鍵。2005年9月份的數據顯示,中國證監會成立13年一共只查處了7起內幕交易。2006年以來,查處的力度雖略有加強,但依然是寥寥無幾。試想,如此掛一漏萬的監管又如何能對內幕交易者起到震懾作用?又如何能確保股市長期健康的發展?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