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超級大盤藍籌股的回歸成為股市的熱點,建設銀行吸引了2萬多億申購資金,下周的神華能源看來還會打破這個紀錄,后面還有中石油……這些回歸A股市場的大藍籌將與工行、中行、中石化、平保、人壽一起成為內地股市的“定海神針”,夯實股市的基石,讓我們的股市健康、穩定地發展。
虛勢迎新 夯實大盤
每月一次圍繞著CPI指標的周期性震蕩終于在上周末告一段落,加息的“靴子”終于落地,大盤還是按照以前的慣性創出新高。在這幾周中,市場的熱點向兩個巨無霸將登陸股市轉移,多空雙方圍繞著5400點進行激烈的爭奪,這種虛勢迎新的走勢對于夯實股價基礎很有好處。
建設銀行和神華能源的發行和上市是這幾周行情的一大看點,建行IPO創下580億籌資的新高,僅僅過了一周,這個新高即將被神華能源所取代,780億IPO籌資又會刷新新高。這兩只股票的發行正值央行今年第五次加息的推出和第七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措施出臺之后,市場申購資金不但沒有減少,云集在一級市場的資金反而創下了2.3萬億的新高,與此同時上證指數也創下了新高,這樣的市場格局真是令人感嘆。
上述屢創新高的現象證明市場并不缺乏資金,只不過現在巨資扎堆在一級市場而已。接下來市場所面臨的問題是這兩個巨無霸股票的上市會給市場帶來什么效應,筆者認為,下列市場因素值得關注:
其一、指數的穩定性將更好。像建設銀行和神華能源這種巨無霸的個股上市后很難有瘋狂的炒作,價位基本上會一步到位,這種股票跌也跌不下去,就像目前市場上的工行和中行那樣成了上證指數的守護神。原先市場的守護神只有少數幾個,現在巨無霸的建行和神華能源來了,它們在指數中占的權重更大,市場有這幾個巨無霸站在那兒,日后股指波動的區間就會大大縮小,這市場就更穩定了。
其二、建設銀行和神華能源上市后意味著日后巨無霸大盤股的上市已接近尾聲,現在還沒上市的幾個大家伙無非是中國石油和中國移動,等這些超級大盤股上齊之后,市場將出現結構性調整,一級市場的中心可能向中小盤股轉移,而二級市場的個股行情也將更加活躍,而指數則越來越穩定了。
其三、在兩只超級大盤股上市之后,云集在一級市場的巨資將尋求方向。2.3萬億的巨資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這批資金在一級市場處于低潮時,它們的出路值得關注,二級市場是否會再度熱鬧,可以拭目以待。
其四、在這兩個巨無霸上市之時,銀行股板塊和能源股板塊能否再度掀起行情值得關注,由于這兩個板塊在上證指數中的權重很大,一旦再度拉起,這兩只超級大盤股上市之時就是股市再創新高之時,這種市場格局放在那兒,市場想冷卻都難。
虛勢迎新是近期市場的主基調,在5000點位置上盤得時間越長,越有利于市場的穩定和發展,有利于夯實股價的基礎。建設銀行和神華能源的上市對中國內地股市而言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虛勢迎新有利于市場的發展。(應健中)
做多能量為何如此充沛
為了抑制股指過快上漲,近期調控政策相當密集———如加息、上調存款保證金率、大盤股擴容加速……但自7月25日至今的兩個月中,股指連創新高已成常態,即便“9·11”出現240多點的“人工大陰線”,多方也從容淡定,舉重若輕地將股指輕輕拉起,再創新高。
人們不禁要問:市場的做多能量為何如此充沛?
1、人民幣升值為牛市裝上“發動機”。從去年年底突破歷史高點2245點以后,空頭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市盈率估值”和“泡沫”兩大武器阻擋多頭行情,但一次次地失敗了。誠然,大家都從未見過5000多點上方屢創新高的行情,但我們同樣也未曾遇到過人民幣升值這一新事物,不懂它助漲股市的推力有多大。遺憾的是,許多人只記住了上世紀日本、中國臺灣本幣升值后股市泡沫破裂的教訓,卻忘記了它們的股市先前上漲了19倍和17.84倍的事實。盡管人民幣升值過程中股市也會有震蕩、調整和波折,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幣升值是中國牛市的發動機,只要升值不止,股市的上漲趨勢就不息。
2、居民的投資理財意識日益覺醒。在人均GDP達到2500美元、溫和通脹并且是負利率時,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你不理財,財就不理你,擁有資產是抵抗通脹最有效的手段。于是,買股票、買基金成了人們最好的選擇。據央行最新調查,這類人已占到居民總數的44.3%。雖然他們知道自己跑不過劉翔,但自信投資股票和基金一年回報率定能跑得過CPI。從國際經驗看,溫和通脹時期股市都是持續上漲的。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國僅5000多萬股民,占總人口的3—4%,遠低于中國香港、臺灣的70%和美國的50%,潛力巨大。在“人民戰爭”像汪洋大海一樣的滬深股市,做多無疑比做空更明智,不買股票的風險比買股票的風險更大。
3、按“超限戰”的眼光,中國股市的估值并不高。用國際資本主義股市的估值標準看,中國股市無論是靜態市盈率還是動態市盈率都已經很高了。但是,用超限戰的眼光評價新興加轉軌的中國股市的估值,必須考慮以下因素:一,GDP高達11%以上,為世界之最。二,中國有13億人口,有充沛的后續投資資源。三,人民幣升值將加速。四,股改導致上市公司的潛力顯露,表外利潤開始回流。五,80%的上市公司背后都有一個大集團,只要注入優質資產,動態市盈率便會迅速降低。六,中國上市公司若按新會計準則的公允價值計量法進行價值重估,凈資產將有較大的提升。七,兩稅合并后上市公司業績將提高20%。八,中國股市絕大多數是中小盤股,股本擴張潛力大,估值應比大盤股高。正是這個“超限戰”激發并率領市場做多能量。中國船舶、包頭鋁業和上電股份、江南重工、上實發展等均由“丑小鴨”變成高價黑馬,提升了整個市場的價值中樞,具有強烈的做多示范效應。
4、H股、紅籌股回歸后更有利于個股行情。不少人擔憂H股和紅籌股回歸對大盤的沖擊,卻沒有想過擴容從來不會成為牛市的殺手。尤其是建行、神華乃至中石油上市后,它們將與工行、中行、中石化、平保、人壽一起成為中國股市的“定海神針”。屆時,只要它們價格穩定,哪怕其他股票漲跌幅再大,指數也漲不動、跌不動。而這種情況最有利于投資者對注資、重組、整體上市概念股進行中長期做多,最有利于個股行情的火爆,并可避免因股指上漲過快而引發政策的干預。這也是近期市場明知估值偏高卻提前預演“輕指數重個股”行情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志林 華東師范大學企業與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博士)
調整的教育
十年前,亞洲股市處于全球金融風暴的核心,但近期亞洲股市克服動蕩、恢復失地的表現卻遠遠勝于發達國家的股市。
我國A股市場也同樣如此,每次調整總會迅速地收復失地,再創新高。
以滬市為例,攻占4000點一帶之后,7月20日開始上揚,至今曾出現幾次幅度較大的調整,8月1日開盤幾乎就是最低點,當天高低波幅達218點,大跌了近200點。翌日迅速止跌反彈,8月3日便一舉收復了4500點并創出新高,耗時僅兩天!8月15日兵臨5000點城下,大盤再度出現調整,連跌三天,從4916點回到4646點,落差達250點,但8月20日僅用一天就收復了失地并創出收盤新高。
9月6日大盤到達新高5412點,中間夾雜著暴跌的“9·11”,用了五個交易日回落到5025點,落差幾近400點。這次下跌了五天,但也僅用四天便再度重回高點,創出新高。
這些都是已經發生的市況,回過頭看似乎并沒什么,但作為一路走來的投資者卻感到五味俱全。作為堅定做多的投資者而言,他們是勝者、強者,因為他們戰勝了自己,承擔了虧損的心理壓力。作為風險厭惡類投資者而言,可能從中悟出了風險,規避了這些調整,但面臨踏空行情、喪失賺錢機會的“危險”。當然,最沒有壓力的應該是那些短線操作者,在既未踏空又回避了風險之際,充分享受到“交易的樂趣”。
再回到亞洲股市,8月份亞洲股市在18個交易日中回落了18.6%,但僅用23個交易日就收復了失地。相比過去20年亞洲股市的多次調整,恢復前期高點的平均時間需60個交易日。
但筆者在整理上述數據時也不得不承認,事實上,在相同時間段內,我們的A股市場承擔著太多的壓力,在人們的猶豫中上升,但還沒有出現大的調整,這是我們在研究回調就做多策略時須警惕的。
我們在市場中學會的方法如同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用一句經典的話來概括———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贏得了戰爭。當然,這句話可相應改為回調教育了股民,股民贏得了回調。更重要的是,戰爭會結束,而股市永無盡頭。(文興 杰興投資總經理)
規范重組是為了推動重組
資產重組一直是證券市場上廣為關注的話題,特別是現在,股票的市盈率普遍不低,如果僅僅是依靠上市公司的常規發展,難以在短時間內化解來自估值方面的壓力。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市場各方對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寄予很大的關注,希望通過注資、收購等外延發展的形式讓企業迅速地做大做強,實現業績的飛躍,由此從根本上解決估值過高的問題。時下,資產重組已經成為市場上最為重要的題材之一。
但對于上市公司來說,資產重組是一件大事,并不是很輕易就可以進行操作的,其涉及面廣、程序復雜,不確定因素多,對于二級市場的股價也有很大的影響。過去就曾經出現過資本玩家利用重組過程中的信息優勢操縱市場價格,更有甚者是制造虛假的重組信息誤導、誘騙市場,以達到獲取暴利的目的。因此,如何規范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特別是維護流通股股東的利益、確保“三公原則”的落實,的確是資產重組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
管理層歷來重視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早在2001年就出臺了《關于上市公司重大購買、出售置換資產若干問題的通知》,對資產重組進行規范。6年之后,根據股改后出現的新情況以及修改后的《公司法》、《證券法》的有關內容,集中制定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6個重要文件。就這些文件的原則精神來說,是為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構建一個法規體系,對于重大資產重組的原則、標準、程序予以明確,對以發行股份作為支付方式購買資產作出了特別的規定,并且明確了重組后所涉及到的融資等問題。應該說,這些管理辦法實施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實施公司資產重組的成本,對市場上的投機性重組概念的炒作行情形成抑制,同時有助于提高重組的真實性與含金量,客觀上鼓勵了長期投資性的重組活動。有人擔心以往因缺乏規范與制約,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在操作上較容易進行,流程相對也簡單。而現在有了很嚴格的規定,這方面的操作空間被壓縮,會影響一些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重組的積極性。這種擔心其實是不必要的。過去,在規范不足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的重組案例的確很多,但事后證明大部分是質量很差的,并沒能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的效益,其中不少還成為資本玩家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現在已退市的上市公司中大多數都有過重大資產重組的經歷,結果卻是失敗的,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現在對重組進行規范,目的是為了推動重組高質量地進行。因此,時下出臺這樣的文件,從本質上來說順應了資產重組加速進行的潮流,屬于一種長期的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資產重組中的一個大問題是信息不對稱,資本玩家借機在市場上大肆炒作,非法謀利。一些上市公司股價波動頻繁,沒等正規信息公布,股價已經大漲,嚴重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成為市場不穩定的因素之一。在新推出的相關文件中明確提出規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與相關各方的行為,其中很多條例還相當細致,可操作性相當強。這對于維護“三公原則”,保護投資者利益,有著積極的作用。(桂浩明 申銀萬國研究所首席分析師)
牛市捂股 黃銅變金
近來屢屢聽說有些房地產開發商在捂盤,目的是為了獲取更高的暴利,這種投機現象人為地加劇了樓市的緊張,遭到了社會各方的譴責。其實,捂盤的做法借鑒的是股市中的捂股,而捂股往往是牛市中的最佳的操作策略之一。當然,股市中的捂股不存在人為制造股市供求緊張的道德問題。
最近應邀赴一個此輪牛市中一些成功操作者的飯局,和那些聲稱自己如何如何抓黑馬者不同,這些成功者的炒股秘訣竟然是捂股,其中的一位去年4月份聽了我的推薦,以3.5元左右買了3萬股鵬博士一直捂著不動。今年“五一”前,該股已漲到26元多,復權價已達36元多,最初投入的10多萬元已經飚升至100多萬元。對此,筆者曾在去年4月29日的本欄文章《牛市中要貪婪》一文中作過介紹。未料到不知是受到文章的感染還是捂股捂出了甜頭,這位仁兄手中的鵬博士居然至今一股未拋!按目前10轉增10后26元的價格,市值飚升至210多萬元。
為什么這些捂股者能夠在大盤的多次震蕩中不輕易出局呢?答案居然也是出奇地簡單:每一次調整時,股評家不是都說長期看好不變嗎?既然牛市沒有逆轉,稍微跌掉點又何妨。此話不由讓同桌的幾位股評人士汗顏,真可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縱觀此輪牛市,股指從998點上漲以來,先是在1300點幾上幾下,后又在1750點一帶長時間震蕩,至于3000點、4000點的驚心動魄以及目前5000多點的多空分歧,幾乎每一次震蕩都會讓不少投資者出局。最可惜的是吃足了大熊市的苦頭、大盤剛剛沖到1300點就清倉出局、隨后則以“觀眾”的角色為主者。
其實回過頭來看,雖然998點到5400點一路坎坷,但無論是從基本面還是從技術面看,大盤的大趨勢始終是向上的。從理論上說“牛市不息,做多不止”,雖然戰術上有時因為短線調整可以做空,但戰略上應該始終做多。這些長期捂股不拋者雖然放棄了戰術上做空的差價機會,但緊緊抓住了戰略做多的大方向。環顧市場,看起來似乎高手不少,或是天天追黑馬,或是動不動就預測大盤何日何時將下跌,但有多少人的盈利能和他們媲美呢。差距在哪里?筆者認為差距在于看大勢者賺大錢,做短線者賺小錢。大盤從998點漲到目前的5400點,從理論上說,最初介入者的盈利應該是4.4倍,但真正達到此比例者卻不多。上述幾位盈利20倍者之所以能在一次次的大幅震蕩中“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說到底是真正把握了牛市的操作真諦。(王利敏 知名分析師)
波瀾不驚下的暗流涌動
近階段大盤走勢有些疲軟,投資者有些暈乎。就行情本身看,盡管大盤指數波瀾不驚,行情中透視出的種種現象卻令人有暗流涌動之感。
一、如果說“5·30”之前是散戶“傳花擊股”并互相講故事的行情,5000點之上的行情也已出現了基金為主的機構投資者們“傳花擊股”并互相講故事的特征,只不過散戶與機構各自青睞的股票不同而已。可不是嗎,新基金、各種理財產品一直在發,新基金接老基金的盤,大基金接小基金的盤,甲基金接乙基金的盤,在凈值比拼的壓力下,丙基金又去接甲基金盤的現象比比皆是,以往傳說中的機構博弈真正開演了。此外,在行情打破理性估值邊界之后,各類機構調研報告“講故事”的現象十分盛行。“5·30”之前散戶“傳花擊股”的行情擊出了個大暴跌,機構們“傳花擊股”能傳到什么時候?最終能“擊”出什么結果?目前還難以評判,也不敢想象。
二、有色金屬、航空、金融、鋼鐵、煤炭……機構重倉股一個月翻一番,兩個月翻兩番,三個月翻三番的行情有點像最近3個月的房價走勢———三個月前去上海市中心某新開樓盤問價,15000元/平方米隨便買;兩個月前去問,18000元/平方米但全賣完了;最近再去問,房子還在,但價格是32000元/平方米,還告訴你還得漲,你愛買不買。這兩者之間共同的關系是:1,機構重倉股和上海市中心樓盤都是市場中的“資源股”,且這些資源都已集中在機構(開發商)的手上,他們具備了利益驅動下“隨意調劑價格”的條件;2,盡管現在看估值有些高,價格走勢有些陡峭,但這些股票(房子)幾年后就值這個價,賺錢當然要趕早;3,即使后面市場形勢有什么變化,現在已拔高了的價格與走勢使將來的行情有了從容的退出空間;4,相比房產,機構重倉股還有一個工具,股指期貨早晚要推出來的,現在做做高,到時候可以運用股指期貨做對沖來鎖定利潤。顯然,對于這些股價高高在上的機構重倉股,普通投資者看得有些“頭暈”,但機構們卻心中有數得很。
三、現在市場都知道目前的行情是資金推動的,行情的起落、股票的漲跌全由資金說了算。目前市場上的資金不可謂不充裕,但問題是,投身于二級市場的社會資金在向基金等機構集中,基金的資金在向200至300只重點股票集中,這是大盤過了5000點但大多數股票還沒回到“5·30”之前高點的原因所在。如果資金流動的格局不改變,個股分化再分化的趨勢必然會繼續加劇。未來即使大盤漲上了10000點甚至更高,照樣有不少普通投資者“只賺指數不賺錢”,這才是投資者后市面臨的真正難題所在。(陸水旗 證券通專業資訊網首席分析師) 來源:上海證券報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