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港股直投莫蹈B股覆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15:03 《理財周刊》
現在恒指已經是歷史高點,到真正開放時興許還會漲得更高,老外完全可以將賺得缽滿盆滿的一部分籌碼高價拋給內地股民,內地股民接過的興許又是最后一棒! 文/賀宛男 自從8月21日,國家外管局宣布在天津試點個人直接投資港股以來,有關直投的消息便紛紛揚揚、模棱兩可、甚至前后矛盾的鋪天蓋地而來。 8月21日外管局試點辦法剛發布,8月22日,天津中行即開始受理“港股直投”的預約登記,當時入市起點定為10萬元。 8月23日,中行董事長肖鋼又表示,不僅僅是天津,全國40個重點城市也將陸續鋪開,很多城市隨即聞風而動接受預約;之后,一些媒體發布了9月1日將開通直投第一單的消息。可到了9月1日,預期中的第一單并未出海,港股直投將緩行的猜測卻在坊間傳開。9月5日,中國證券報援引權威人士的話說,直投有望在兩個月內推出,屆時將在天津、北京、上海、廣州四城市試行,中行、工行、建行有望同時開展此項業務,準入門檻為30萬元。然而第二天,上海證券報即予以否認,稱直投方案尚在協調中,30萬元門檻并未最終確定。 從官方來說,真正發聲音的就外管局一家,出臺的只是一個“試行辦法”,與資本市場關系密切的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卻始終沒有公開表態,證監會倒是加快了QDII的審批速度,給人隱隱約約地一種“你要個人直投,我要機構先行”的不和諧音。 至于讓人措手不及地開通直投的原因,無非是以下四點: 第一,國家外匯實在太多,直投可緩解日益增多的外匯的壓力。 第二,支持香港證券市場的發展,香港聯交所主席夏佳理9月3日在內蒙古的一段講話是最好的注腳。夏佳理說:“內地居民投資香港股市試點工作,將會擴大香港證券市場交易規模,使投資活動更加活躍,對香港證券行業乃至金融業發展產生正面影響,香港各界對此非常欣賞和感激。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的發展對香港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希望中央政府在這些方面能給予支持。”事實上,正是直投消息,刺激港股迅速擺脫美國次級債陰影,8月21日直投消息發布至今,恒生指數漲幅已達20%,國企指數更達27%。 第三,拓寬國內居民的投資視野和投資渠道,讓國人分享更好更多、更為價廉物美的投資品種。 第四,隱約流露出A股市場估值偏高,希望借直投港股平抑和降低A股風險的意圖。 這四點理由中,第一、第二點無疑是主要的,所有這些都無可厚非。但開放國際資本市場這樣一件大事,憑的僅僅是外管局一紙級別很低的“試行辦法”,有關方面顯然沒有統一認識和作好必要的準備,就倉促推出,不由使人想起2001年6月1日的B股開放。 想當初B股開放之日就是內地股民套牢之時,而且一套就是6年,2001年6月1日創下的高點(230點)直到2007年5月才得以攻克!現在回頭來看,B股的悲劇在于,從2001年2月19日宣布到6月1日開放,有三個多月時間,這三個多月中,上證B指從80多點漲到230點,足足漲了3倍,老外有足夠的時間勝利大逃亡,B股開放是在指數最高位時的開放,內地股民接過的是最后一棒!從此以后,B股就成了死水一潭,即便現在走到300多點,還是死不死活不活的,B股開放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敗筆!盡管B股市值至今不過1000億元,不足23萬億市值的1%,可是對當初從老外手中接過最后一棒的B股投資者來說,損失的可是100%甚至更多! 有人說,現在開放港股,同當年開放B股的情形已大不一樣,B股那么小,而港股那么大。是的,但有一點卻很相似:即從8月21日宣布開放,到真正出海大概也要兩三個月時間,現在恒指已經是歷史高點,到真正開放時興許還會漲得更高,老外完全可以將賺得缽滿盆滿的一部分籌碼高價拋給內地股民,內地股民接過的興許又是最后一棒!再看市場規模,目前A股流通市值7萬多億,可港股市值達17-18萬億,而港股估值卻是A股的一半,到直投開放之日,內地股民會不會舍A股而投港股,來個港股、A股兩頭套牢? 但愿這是杞人憂天,但這樣的風險并非不存在。在筆者看來,管理層要做的第一件大事還是H股、紅籌股回歸,通過優質籌碼供給的增加逐步降低投資A股的風險。至于港股,則只要有步驟地開放QDII,加上極少數城市開通直投。 已經把一個B股弄死了,不要再把好端端的A股弄僵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