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數十萬股民資料網上叫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 21:44 CCTV《經濟信息聯播》
一個人家里有多少錢,想買什么股票,甚至住在什么地方,這些都是非常私人的信息,但是,我們的記者卻發現,大量股民的個人信息,正面臨著在網上流傳的危險,來看報道。 記者以“股民名單”為關鍵詞在網絡進行搜索后,立即找到上千個相關網頁,“2007年全國股民名單”、“炒股人名單”等叫賣股民資料的標題直截了當。記者進入一家網站后看到,這里的股民資料有全國的,還有分地區分城市的,價格各有不同,全國的上千元,單個地區股民資料只要幾百元。一家網站還搞起了薄利多銷,買含1萬份名字和通訊方式的名單,每條1毛錢,如果買含16萬到50萬條的名錄,每條只要2分錢。 “股民名錄”賣家說:“北京的500元,有1萬個,只有名字和電話,真實性70%到80%,買的主要是 記者隨后又和一位賣家用QQ號進行交談,這位賣家宣稱,他們的名錄“是剛剛從證券公司內部獲取的最新股民詳細資料”而且是高度保密文件,數據為Excel格式。 西南證券研發中心研究員張剛說:“不能排出部分證券公司營業部的部分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盜取一些用戶資料,證券公司有相關規定,但是要具體落實,我建議將擁有客戶資料的工作人員范圍最大程度縮小,這樣出了問題就會有責可尋。” 專家提醒:個人資料泄漏 買賣雙方均需負責 不少股民表示,證券公司可能是信息泄露的源泉。相關律師提醒,被泄露信息的股民發只要能夠證明自己確實向證券公司提供過這部分資料,就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索賠。不過記者在網上搜索過程中發現,原來叫賣的不只是股民資料,企業老板、經理、車主資料等一應俱全。 “商業數據庫”賣家說:“我們有車主資料、業主資料、 原來銷售所謂“中國最權威、最完整的商業數據庫”的是一家網絡公司,賣家告訴記者出售數據庫只是他們的副業,但是他始終不肯告訴記者這些信息的來源,不過在一家網站上記者看到,一個賣家表明,他們的信息“來自但不限于”行業協會、統計部門等。記者隨后撥打了賣家提供的幾個電話,基本都可以接通,而且住址等信息也基本無誤。 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顧問邱寶昌說:“這種行為,買賣雙方都要負責人,如果消費者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就可以以侵犯名義權進行起訴,相關部門在個人信息保密方面加大立法力度。”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