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布局滬東重機 融通慧眼識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03:2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新浪提示:本文屬于研究報告欄目,僅為分析人士對一只股票的個人觀點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聞報道,新浪不保證其真實性和客觀性,一切有關該股的有效信息,以滬深交易所的公告為準,敬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正在翻身的企業往往是財務改善在先,利潤改善在后,光看利潤是不行的。”融通基金投資管理部總監郝繼倫這樣解釋其公司團隊當初為何鐘情于一家業績不理想的企業。事實上,融通基金挖掘出諸如滬東重機這樣的企業并非偶然,注重宏觀大局,注重戰略性價值和戰略性安排等一系列投資思維是融通在當今基金市場中競爭的一大利器。 ◇本報記者 安仲文 造船業訂單流向中國 正是基于以上的投資策略,融通基金對于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的研究和識別是遵循著國際產業分工格局———中國特定的資源稟賦———產業周期因素———公司特質這樣一條脈絡展開的。在這樣的研究思路下,融通基金先后挖掘了振華港機、滬東重機、廣船國際、三一重工、太原重工這樣一批先進制造業中的代表企業。其中尤其對滬東重機的研究判斷最為精到,為持有人獲得了10倍以上的投資收益。 融通基金管理公司對滬東重機的關注始于2004年下半年,當時全球造船工業已經出現向中國內地轉移的苗頭。經過對全球造船產業的研究,融通基金看到了全球造船產業由歐美———日本———韓國轉移的歷史過程,同時結合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海岸線漫長以及國家對造船工業的重視,公司判斷在新世紀之初,國際造船業將可能轉移到中國內地。 公司投資總監郝繼倫向記者解釋,造船產業是制造業的高端部分,是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混合型產業,與國內目前的經濟形態十分相似,而中國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準,資金和勞動力方面也十分充實,作為一個貿易大國,國內的經濟需求刺激著貨物的進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船舶需求量變大,同時大國崛起所必須依賴的軍工能力也要求中國造船業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實現國船國造。 而從2003年起,航運市場就已有復蘇跡象,出現運力供不應求、運價大幅上漲的情況,全球各大船公司也開始大量訂造船只。受此影響,世界造船市場在2003年底走出低谷,并迅速復蘇,2003至2005年出現了多年難得一遇的爆發式增長,其造船產量、新船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由于中國重型機械工業的發展和勞動力成本優勢突出,令中國造船業在未來全球造船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全球造船業的訂單逐步向中國大陸轉移。由此,融通基金得到了初步的判斷:造船產業將迎來一次由國際產業轉移以及行業周期上升雙重因素疊加帶來的大發展階段。 而造船業的發展是如何成就了發動機制造業的發展也是當初研究分析的重點。對此,郝繼倫告訴記者,“造船行業與發動機密切相關,其一大核心即是發動機制造行業的突破,國船國造也就必須實現國機國造,而這直接帶動發動機制造業市場需求轉旺。另一方面,相比于造船行業有比較強的周期性影響,發動機制造業的周期性就要弱得多了,同時造船業的制造企業非常多,而發動機制造企業相對比較稀缺,并且呈現從低端向高端發展的過程,因此當造船行業的價格出現較大波動時,發動機行業仍然有比較強的要價能力,整機的訂價甚至超過整船的訂價,因此當中國造船業迎來大發展之際,國內的發動機制造業也將隨之快速發展。” 財務在先利潤在后 有了這樣的判斷,又經過對行業內三家上市公司滬東重機、廣船國際、江南重工的實地調研,融通基金基本完成了對造船及其配套產業的研究。考慮到滬東重機在船舶用低速發動機市場60%以上的壟斷性市場占有率以及充沛的預收款(可以反映未來的發展前景)情況,融通基金于2004年年底-2005年年初這一階段開始逐步對滬東重機進行戰略性建倉。不過從當時滬東重機本身來看,公司業績表現很糟糕,一度成為ST股。所以開始融通基金對滬東重機到底有多大的發展空間也并不很明確。但是公司的團隊通過分析發現,滬東重機2004年年底的時候表面業績雖然不如意,但是其財務狀況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業績較差的國有企業從底部翻身的核心是財務改善在先,利潤改善在后。也就是說滬東重機本身正逐步向好,只是其好轉先表現在財務方面,利潤方面的好轉還沒有體現出來。因此僅從利潤指標分析是無法預測到滬東重機當時的發展態勢。”郝繼倫向記者解釋。 初步的戰略性建倉完成后,融通又持續對滬東重機進行跟蹤研究。2005年全年,公司對滬東重機的跟蹤調研超過10次,每一次都獲得了企業經營狀況蒸蒸日上的實地調研數據,從而更增加了公司的持股信心,并將其定義為一家即將出現的“世界級企業”。因此,融通基金判斷滬東重機的每股收益應該在5-6毛錢,但是當時的市場對滬東重機并不看好,僅僅認為每股收益在3毛錢左右。不過融通基金還是繼續堅持自己的產業價值判斷,堅定地看好滬東重機的發展態勢。 很快滬東重機的市場效應變得明顯起來,伴隨滬東重機在2005年下半年股改完成以及半年報、三季報的批露,融通基金公司看到其經營狀況確實呈現出主導產品快速漲價、毛利率提升、預收款大幅度增加的格局,因此決定大幅度增加投資并于2006年初完成對其重大戰略布局。在此之后,隨著滬東重機2005年年報以及季報的逐步披露,市場認可了滬東重機的投資價值,其股價也開始大幅度地上漲,其中僅在2006年3月-6月的70個交易日中,滬東重機的股價上漲即超過了160%。 郝繼倫也坦承,滬東重機當時發展態勢迅猛,迫使研究員不得不反復提高滬東重機的預期。“一家優秀的公司或者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往往發展態勢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特別是那些行業景氣度一旦形成的企業更是能超出研究者的預期范圍。” 而此時正是景氣度上升的大好時機,全球的造船工業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經出現過一個高潮,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期處于一個發展低迷階段,而2003、2004年恰好是造船產業向好周期的起點,滬東重機的發展遇到一個良好的大背景。 宏觀格局決定市場走勢 在此之后,從2006年7月份開始,滬東重機的股價表現并不如另一些公司搶眼,但融通基金作為堅定的產業價值研判和價值投資者,仍然堅持對產業周期、公司價值的研究和判斷,從而堅定地持有滬東重機的股票。郝繼倫向記者透露,當初融通基金持有的滬東重機的股票至少在1000萬股,占其總股本的5%,并一度成為其幾家最大的流通股股東之一。 而滬東重機方面更大的舉措還在繼續上演,今年1月29日滬東重機公告,擬實施定向增發并收購控股股東中船集團旗下3家公司以實現集團整體上市。其方案是公司定向發行股票總量不超過40000 萬股,其中向控股股東中船集團發行的股份數量不低于本次發行總量的59% ,中船集團用以認購本次新股的資產包括其所持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66.66%的股權、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100%股權及廣州中船遠航文沖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54% 的股權。 這個舉動使得滬東重機當之無愧的成為2007年度的第一大概念股,而融通基金堅定持有的這些股票也為持有人獲得了意外之財。中船集團借殼滬東重機實現整體上市的戰略措施使得滬東重機的戰略地位和估值水平瞬間獲得了巨大的提升,消息公布前后竟然出現了連續7個漲停板以及200%的后續漲幅,公司股價由30元等級一路推至60元等級,最高站上80元,從而引發了市場對整體上市概念股的熱烈追捧。 同時滬東重機這一舉措也使得融通基金對滬東重機的投資取得了輝煌的業績,10倍以上的收益水平也使得融通基金確信,堅持發揮所長、堅持價值投資必將為持有人帶來更大的收益。 通過對滬東重機的發掘,郝繼倫也深刻地認識到從宏觀層次堅持戰略性價值投資的重要性,即做戰略性的安排,做戰略性的事情,同時必須清楚地掌握政策導向,即哪些行業哪類企業是適合中國的戰略發展的,而滬東重機正是適應了 所以,郝繼倫認為滬東重機的良性發展已經受國內外各種因素所決定了。“滬東重機的業績即便沒有整體上市這件事也會繼續上漲,因為從大的宏觀格局和公司本身情況已經決定了其在市場上將有長足的發展,上市只是加快了這一步伐。”郝繼倫這樣說。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