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資金融股長線向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14:10 《私人理財》雜志
去年以來,隨著中國銀行(3988)、招商銀行(3968)及工商銀行(1398)等股份相繼在港上市起始,市場對中資金融股形成了“狂熱”行情。其中,漲幅最大的當屬招商銀行,該股自上市以來,最高曾見20港元,相對招股價已接近134%,其他銀行股亦有三成以上漲幅。而保險股方面,中壽與平保并駕齊驅,更為出色,最高漲幅超過1.5倍。 然而,目前中資金融板塊已有回落趨勢,短期調整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主要是香港一年一度的業績期步入尾聲,暫時缺乏炒作題材,此外,該板塊前期已累積不少升幅,獲利回吐壓力加重,再加上香港市場一直有“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投資風險加大,不過,從長線來看,該類股份依舊值得持有。 文/香港恒豐投資 梁淵 周寶強 4月27日,中信銀行在香港、內地同時掛牌。港交所披露,上市當日該所有32只相關權證上市交易。另據中信銀行第二大股東中信國金(0183.HK)披露,該公司將斥資逾60億港元追加認購中信銀行股權,以維持在中信銀行約15%的持股水平。 此前,同為A+H上市的中國工商銀行,H股掛牌當日也有相關權證同步上市。不過,中信銀行掛牌當日上市的權證數量達32只,打破了工商銀行21只的記錄。 中資金融股之所以受到市場如此追捧,與其整個行業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首先,金融行業作為中國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對經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同時又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而茁壯成長。從2002年至2006年這五年間,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復合增長率14.9%的速度提升,至去年底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人民幣20.9萬億元,此期間中國銀行業的發展速度也令人瞠目,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銀行業的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需求持續增長,人民幣存款總額和貸款總額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達18.4%及14.5%,這對于發達國家或許屬于正常范疇,但對于目前正處在發展階段的中國來說,績效相當喜人。 而作為金融行業的分支機構,國民經濟另一重要組成部分的保險行業,在短短二十幾年之間增長強勁,保費收入增長快速且穩定,2006年全國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5641.4億元,同比增長14.4%,全年實現投資收益955.3億元,收益率達到5.8%,比2005年提高2.2個百分點,為近3年最好水平。由此不難看出,目前正處在朝陽期的保險業,服務經濟和諧社會的能力不斷提高,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影響力在逐步擴大,潛力無限。 其次,得益于銀行業的不斷創新與改革。之前集中央銀行、存款以及貸款的發放等職能于一身的情況,伴隨經濟改革有了明顯的改善,各銀行的業務也逐漸向多元化方向拓展,為銀行提供多個盈利渠道。在此過程當中,政府的大力改革,通過對上市的銀行股剝離不良資產以增強資本基礎,并允許引進外資銀行股東提高中資銀行現代化管理制度等方式,例如交通銀行及平安保險就有強大的匯豐銀行做其策略股東,令到國外投資者對中資銀行的前景信心大增。 其三,人民幣升值潛在空間也是金融股不斷受到市場追捧的一個主要原因。自去年開始,人民幣的加速升值,令香港市場對人民幣的潛在空間存在無限遐想,而中資金融股的主要收益均以人民幣表現,尤其是對保險股而言,由于目前投資渠道比較單一,存款成為一種主要投資方式,伴隨幣值及息率的增加,估值明顯被抬高。此外,社保基金加大額度投放證券市場也對該類公司的股價增添了催化劑。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隨著中資金融股在香港市場上實力的不斷增強,香港成分股指數正在發生歷史性的變革,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及中國人壽的加入,令到香港本地企業影響大市的力量大大減弱,而其中引發的各大基金換倉增持該類股份是其股價不斷攀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目前中資金融板塊已經有回落趨勢,短期調整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主要是香港一年一度的業績期步入尾聲,暫時缺乏炒作題材,此外,該板塊前期已累積不少升幅,獲利回吐壓力加重,再加上香港市場一直有“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投資者還是需要注意風險,不過,從長線來看,該類股份值得持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