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巖石
市場中人,包括許多專家在內,幾乎都把“泡沫”視為股市的天敵,卻很少有人界定過“泡沫”的涵義及其生成機制。其實,股市和泡沫如孿生兄弟,華爾街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就叫作泡沫制造業“bubble maker”。當我們把市凈率和市盈率作為價值發現的指標時,兩類數量概念出現了:一個是賬面值,另一個是市值;一個是真金白銀,一個是未來預期。華爾街經營預期,調動市場情緒,從而把靜態的資產和收益變成了動態的預期和成長,造就了現代證券市場,所以我們說,“做市”(Market Making)是當代投資銀行家的絕技,也有人說這就是“價值發現”。
股市泡沫的源頭是證券市場能夠把一塊錢的東西賣出天價,因此一定是泡沫越大,證券化的動機就越強,優質資產注入股市的機制就越強,在這里我們看到了股市泡沫的“魔力”。證券化的資產注入一定是源于市值高于凈值,市場預期高于實際盈利,而高多少是合理預期,高多少是股市“泡沫”?卻永遠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行為金融學界定“普通人”和“投資人”的差別時發現,人一旦變成投資人,就必然出現一些普通人所沒有的“行為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是“痛恨遺憾”(Aversion to Regret),投資人最厭惡的是錯失良機,看到想到而沒有買到的賺錢機會常常使他們追悔莫及,乃至痛心疾首。情緒和預期在投資人身上都來自于信息,把信息的傳遞機制納入模型,會發現股市信息的傳遞鏈條必然產生放大和失真,姑且譯為“信息功放”(Information Cascade):某甲賺錢了,某乙問之。答曰:不多,(賺了)百來萬而已,才十幾倍。某乙告知于某丙,某甲百余萬賺了十幾倍!某丙驚呼:發了!上千萬了!!(一個十幾萬的賬戶就變成千萬億萬了)如此再傳遞下去,結果可想而知。
牛市奔騰,一定要有人吹泡,有人注資。泡沫越大,注入越多,就會形成信息功放的良性循環。股市泡沫的價值發現功能概源于此,當然不是僅此而已。痛恨“泡沫”的專家學者通常是一些自詡清高而不屑參與股票投資的人,所以說些外行話也不足為怪。投資人更非圣賢,又身在其中,通常也是在熊市來臨之時才會疾呼泡沫可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各國的經驗證明:泡沫只有在破滅之時才會消失(Bubble disappears only when it burst)。所以格林斯潘老前輩主政多年,卻始終反對采取任何措施去消除資產泡沫,只是采取措施減少股市或房市的泡沫破滅所造成的損失。在投資人和市場的博弈之中,信息功放的失真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注入股市的資產絕不可能都是優質資產,常常是通過股市泡沫的洗滌之后才變成優質資產的。人們熱烈追捧的銀行股就是一例,當年如果不是因為壞賬纏身,國有銀行怎么會選擇股票上市?如果沒有上市的公開透明,銀行股又何來今日之“金光四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