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股權激勵縱覽:民企唱主角股價積極呼應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 02:38 第一財經日報
審核無異議方案 公司股價已遠高于激勵價格 李晶 如果說股權分置改革解決的是控股股東和中小股東利益一致的問題,使“股價”成為共同關心的重要的利益指標,那么股權激勵則解決的是現代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后產生的“外部股東與內部經營者”的利益一致問題,使“股價”也成為經營者利益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的共同點在于,“股價”成為共同的利益紐帶。 轟轟烈烈的股改已進入最后掃尾階段,而隨著證監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和國資委《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內)實施股權激勵試行辦法》(下稱《境內辦法》)分別于2006年年初和9月正式頒行,股權激勵在國內資本市場終于起步。從已獲得證監會審核無異議的激勵方案來看,呈現出民企占大頭、股票期權受歡迎、穩步試驗等幾大特點,股權激勵對上市公司股價的積極作用也已開始顯現。 民企踴躍 股票期權受青睞 據榮正投資統計,自《管理辦法》公布以來,截至2007年3月26日,滬、深兩市共有42家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權激勵計劃方案,其中滬市21家,深市21家(主板12家,中小板9家);而已獲證監會無異議備案的共22家。 22家當中,民營企業達到13家,占比近60%,無疑成為實施股權激勵的主角,這顯示民企在股改之后對于提高公司高管積極性相對較高的迫切性。其他9家涉及國資公司,其中典型國資3家,分別為華僑城(000069.SZ)、瀘州老窖(000568.SZ)和上海家化(600315.SH),6家屬于非典型國資企業,其運營機制具有民營企業特征。 還在待審的20家中,2006年公告的有17家,全部為兩市主板上市公司,12家屬于民營或外資控股,5家涉及國資。而2007年公告待審3家,其中同方股份(600100.SH)為典型國資企業,蘇寧電器(002024.SZ)和同洲電子(002052.SZ)為民企,同洲電子剛剛于3月26日公布方案。 從激勵工具上來看,股票期權最受歡迎。《管理辦法》規定,上市公司可以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及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實行股權激勵計劃,但在實際操作中,絕大部分公司還是選擇了股票期權激勵。公布方案的42家公司中,采取股票期權的有36家,占比達到86%,而無異議22家公司中,有18家,占比也有82%。 除了股票期權外,限制性股票也是證監會《管理辦法》和國資委《境內辦法》明確的激勵工具。實踐中,該方式分為了兩種: 其一是狹義的限制性股票,采用定向增發模式,根據期初確定的業績目標,以低于二級市場上的價格(通常表現為一定的折扣)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該種激勵方式下,激勵對象需要自籌資金購買公司股票。這種在42家公司中只有5家采用,占比12%。 其二是“業績股票”,當激勵對象滿足規定的業績考核條件時,上市公司提取激勵基金,設立激勵基金專門賬戶,從二級市場購買公司股票,并將該股票按分配辦法授予激勵對象。該種激勵方式下,激勵對象無須自籌任何資金。由于激勵全部由上市公司自掏腰包,既需要主觀上的勇氣,也需要強大的現金流支持,所以只有萬科A(000002.SZ)一家公司單純采用。 上述36家采取股票期權方案的公司中,廣州國光(002045.SZ)、永新股份(002014.SZ)在采取股票期權的同時還分別輔以股票增值權、業績股票。 股價飆升 積極效應初現 《管理辦法》規定,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不應低于激勵計劃草案公布前一個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盤價和前30個交易日平均收盤價的較高者。 而限制性股票的價格一般由上市公司自行確定,呈現出比較高的折扣特征。如華僑城和上海家化2家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的上市公司,其激勵對象獲授股票的購買價格分別為7元、8.94元,該價格為兩公司公告激勵方案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56.7%、58.8%。而今年1月公告待批的中興通訊(000063.SZ),在經過與相關監管部門的溝通后,也調整了原方案中限制性股票的折扣標準,由原來的3.33折調整為5.2折。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監管部門在具體的審批中對限制性股票的折扣力度有一定的把握標準。 截至昨天(3月27日),已審核無異議的22家上市公司股票收盤價均遠高于激勵計劃的行權價格或授予價格,最高的蘇泊爾(002032.SZ)甚至達到300%。可見,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同,股權激勵對股價的積極作用也已經開始顯現。 從股票來源上來看,22家無異議獲批的方案中,除了萬科A和永新股份的業績股票采取提取激勵基金的方式從二級市場回購股票外,其他公司均采用了定向增發的方式解決股票來源問題。 “這正是證監會《管理辦法》規定的激勵股票的兩種來源,同時也遵循了國資委《境內辦法》不得由國有股東單獨支付股權激勵的成本或無償量化國有資產的規定。”上海榮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馬飛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可見,規范化的股權激勵更容易獲得監管部門和市場的認可。”插圖/劉飛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