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價股的三九定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05:20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元一 自元旦以來,在大盤藍籌股偃旗息鼓的同時,低價股的火爆成了滬深股市最吸引眼球的現象。據統計,到三月中旬,絕大多數低價股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股價翻番,持有低價股的投資者的收益率超過80%。巨大的獲利效應與如火如荼的勢頭將低價股推上了聚焦臺,曾經熟悉的場景又一次出現在我們眼前。如何看待這股卷土重來的熱潮? 低價股更通俗的名稱叫“垃圾股”,顧名思義即質次價廉的股票。然而,炒作低價股成了歷史不長的滬深股市的“老傳統”。回顧十幾年的歷史,熟悉滬深股市歷史的人一定清楚,在1993年、1996年、以及1999—2001年的大行情中,人們總能見到低價股龍騰虎躍、闖關奪隘的矯健身影。那種一飛沖天的氣勢讓人嘆為觀止。滬深股市也因此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縱觀世界證券發展史,垃圾股熱潮是市場發展初期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市場不成熟的表現,并會隨市場的成熟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低價股的狂熱表面上看來是股票的定價機制有問題,以致扭曲了股票價格,不能做到優質優價,而實質上在于我國獨特的企業體制。十幾年來,股市起起落落,股價上上下下,除了宏觀經濟、政策等原因外,我們的上市公司好壞無常也是一個主要因素。即使在每一波行情中被市場極力推崇的績優股往往也是應時之作,往往好景不長。所謂的好企業、好公司大多并沒能持續良性發展下去,更談不上給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的超額回報。因此,在人們的觀念中,我們的市場沒有真正值得長期投資的公司,公司沒有好壞之分,沒有優劣之別。投資股市無非一個“炒”字,能倒騰出差價,換回眼前的收益,成了投資的行為準則與最高追求。 低價股的狂熱,除了績優股優“無為不治”因而使市場甄別功能弱化以致績優激勵不足的原因外,還有一個貌似合理且極具欺騙性的理由。那就是中國正處在經濟社會的大改革大開放時代,經濟體制變革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將產生無窮無盡的機會。績差上市公司只要抓住機會,就可以使烏雞變成鳳凰。因此,資產重組、企業重構、注資等往往成為低價股炒作的強心針與催化劑。需要強調是,到目前為止,這一觀點仍深入人心,頗有市場。只不過每次會以不同的面目出現,被接受的程度不同罷了。 但是,令人震驚的是,美夢并沒有變成現實。用哈耶克的話來說,善良的愿望倒是鋪就了通向奴役的道路。十余年的經驗證明,低價股的炒作并不能擺脫自身固有的輪回: 其一,90%的炒作是因為題材、概念的支撐; 其二,90%的題材、概念是虛妄的、臆想的,無法變成現實; 其三,90%的股價會從終點回到起點。 這就是我所說的低價股的“三九定律”。 至于結局何以如此悲慘,理由可以列出許多,但邏輯性的結論就是,低價股公司的困境是“自在自為”的結果,與環境等外在因素關聯度不大。因此,一看到了欣欣向榮的大牛市,就對低價股的前景浮想聯翩,最終會被證明是自欺欺人之舉。 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眼下熱火朝天的低價股炒作場面。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