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低工資標準不等于低水平工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00:44 中國證券報
金卯刀 所謂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用 人單位必須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應該說,國家實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政策制 度是深得老百姓擁護和歡迎的,但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最低工資標準卻并未給他們帶來預期的好處。原因何在?筆者以為主要有兩點: 其一,最低工資標準本身過低。最低工資標準推出的本意是從法律上保障勞動者在付出了正常勞動之后,獲得一個合理的勞動報酬。顯然,最低工資標準在這里并不等于最低收入水平。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一般月最低工資標準應相當于當地月平均工資的40%至60%。為了科學合理,往往還要結合比重法、恩格爾系數法、經濟發展與物價增長因素法等進行反復測算確定。 而目前國內各地實行的最低工資標準,普遍都處于過低的水平。有些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根本就達不到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40%。 更大的問題在于,雖然誰都清楚政府推出最低工資標準不等于企業的標準工資,但實際上,依然有相當多的老板參照此標準來核定員工的工資水平:一是直接將實際工資定得稍微比最低工資標準高一點點;二是以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為借口打壓員工增加工資的訴求。 其二,最低工資標準增長過慢。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員頭腦中,由于已經形成了最低工資標準即是低水平的思維定勢,因此在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上,既落后于當地的工資增長幅度,更遠落后于經濟快速增長的速度。同樣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從1994年建立最低工資保障制度以來,到去年7月為止,總共7次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標準平均提高了僅僅352元。與其他的工資標準相比,無論是增加的金額還是增長的幅度,都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如果再考慮物價上漲的因素,甚至可能還是負增長。 最低工資標準增長過慢還表現在調整的滯后性上。按照勞動部《企業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的正常調整應當兩年至少調整一次。可即便是做到了這點,也還是永遠趕不上其他人員工資的增長。因為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都是依據當地上年度的平均工資水平,而當等到最低工資標準正常調整后,別人兩年內又不知道增加多少了。比如,深圳目前最低工資標準為810元/月,但人均月工資是2700元,剛好才30%,鄭州市去年人均工資18861元/年,而最低工資標準僅為4800元/年,還不到30%,均遠低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40%至60%的水平。 所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應當包括建立確定適當的最低工資標準和穩定、正常、合理的增長機制在內,不能讓最低工資標準永遠處于非常低的水平。這樣做,既可以緩解收入差距擴大的矛盾,又可以有效增加消費需求。更重要的是,加強企業工資分配調控和指導,將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維持在一個合理、適度的水平,既是維護和體現社會公平正義,也是為了讓中低收入者能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起到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切實改善民生的積極作用。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