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雙重困惑:“民工荒”VS“就業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 07:09 金融投資報
剛過完年,很多農村的老鄉們就開始集合,商量結伴去城里打工。能在新的一年里找到一份滿意的城里工作,給家里攢上一筆錢,這是許多農民工朋友的愿望。由于今年氣候偏暖春來早,許多地方在節后提前迎來了農民工求職高峰。 節后農民工求職高潮提前到來 據了解,四川省最大的勞務市場——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2月21日正月初四節后上班的第一天就迎來了4000余名求職農民工。此后初五、初六兩天,平均每天入場農民工都在4000人至5000人,而往年同期每天不過1000多人。據此估計,在3月4日、即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成都將迎來農民工求職的最高峰,預計屆時每天求職人數將達15000人至20000人。 另一方面,由于近幾年來逐漸凸現的民工荒現象,許多企業都加大了招工的力度。以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為例,現在每天約有60家企業進場招工,而往年有十幾家就不錯了。有統計數字表明,2006年廣東省六成企業嚴重缺工,平均每1.5個崗位爭奪一名求職者,預計今年招工難的狀況將更加嚴重。央視“午間新聞30分”近日也以大篇幅播出了一則民工荒由往年的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蔓延的觀察報道。 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增多,共同構成了勞務市場的熱鬧景象。然而,據記者調查得知,在表面的熱鬧景象的背后,實際達成用工意向的并不多。 “民工荒”為何遭遇“就業難” 兩種現象一對比,似乎有點矛盾。從總體上來講,我國勞動力還是供大于求的。大批富余的農村勞動力需要轉移。可是這些勞動力與企業的招工需求怎么沒″對接 ″上呢?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隨著經濟發展,外來務工者就業更加理性,對工作時間、工資標準、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這是企業招人難的一個原因。而另一方面,隨著社會進步,企業對就業者的工作經驗、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現在外來務工者大多數缺乏足夠的知識和技術,難以到達企業要求。許多企業找不到足夠能勝任的工人,為此承受了不小的損失。 對此,有專家指出,要有效解決招工難、用工難的問題,用工企業必須轉變以老大自居的“雇主思維”和以剝削為用工目的的“資本家邏輯”,切實提高農民工的待遇。另一方面,農民工也應不斷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質,豐富勞動技能。 多管齊下直面就業難題 為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與企業的招工需求的成功″對接″,國家有關部門和許多地方政府也在不斷地出臺相關政策,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 四川是一個勞務輸出大省,每年外出務工人員達1600多萬人。為促進農民工“由低端勞動力向高端勞動力邁進、由數量型向數量質量擴張型轉變”,2004 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一項造福廣大務工農民的德政工程———“千萬農民工培訓工程”,即:用兩年時間培訓農民工1000萬人,使之普遍接受一次系統的技能培訓,掌握1至2種市場需要的職業技能。為確保上述目標的實現,四川省政府與各市州政府簽訂了農民工培訓目標責任書。到去年底,四川各級黨委和政府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共培訓農民工1080萬人,超額完成了目標任務。 在“十一五”開局之年,四川又提出實施繼續提升廣大農民工素質的“2121工程”,即:到2010年,全省勞務輸出2000萬人,完成農民工培訓2000萬人,最終確保1000萬名以上的農民工獲得技能等級證書。為此,四川財政還投入專項經費4.3億元。 和四川一樣,為了更好的穩定農民工市場,許多地方開始放低門檻,把農民工當″新市民″,把農民工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給予平等待遇,積極開展農民工維權行動。 更讓人振奮的是,被社會各界期待已久的《就業促進法草案》,終于提交2月26日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作首次審議。草案突出強調了政府在解決和促進就業中的作用,明確促進就業工作的機制和政府以及有關社會組織在促進就業工作中的職責,這些重大規定意味著政府解決和促進就業成為一項法定職責。 草案規定,國家實行有利于促進就業的產業政策、經貿政策、投資政策、財政和稅收政策、信貸政策等。鼓勵各類企業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通過興辦產業或者拓展經營,增加就業;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非公有制經濟、中小企業,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業崗位等;國家發展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拓寬勞動者就業渠道等。上述包括產業發展在內的相關規定,實際具體體現了“國家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的原則。 另外,草案對規范人才和勞動力市場秩序、建立健全就業服務與就業援助制度以及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內容也作了規定。 《就業促進法》是我國第一部針對就業問題的專門性法規。而新年一開始就選擇提請審議這樣一項法規,也向我們透露出一個信息,那就是在2007年里,就業依舊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熱點。 有專家指出,依據長期觀察,就業之難系全局性、整體性局面,將長期伴隨中國經濟與社會的轉型,伴生于城市化的全過程。眼下包括未來幾十年間,倘若政策施行得當,法制剛性約束增強,就業之難在不同階段得到不同形式的逐步緩解,還是值得期待的。本報記者曾建波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