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股票評級分類并無統一標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 01:12 中國證券報
編輯同志: 向您反映一個問題:我在閱讀貴報的股票版時,在股票評級一覽表中常發現“增持”、“推薦”、“優勢”、“買入”、“中性”等等評級,但不太明白這些評級之間的差異,尤其是像“增持”、“推薦”、“優勢”之間不知如何區分,請解釋一下。 北京讀者 廖星 由于業界對股票投資評級并無統一的規范,因此我們在閱讀各證券公司研究所的報告時,常常看到不同分類的股票評級,而且即使是稱謂相同的評級,其具體的定義也可能存在明顯的差異。 例如,申銀萬國的分類為“買入”、“增持”、“中性”與“減持”。其中“買入”的定義為:報告日后的6個月內,股票相對強于市場表現20%以上,“增持”則是相對強于市場表現5%-20%。而海通證券的評級體系中雖也有“買入”、“增持”,但其“買入”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介于5%與15%之間。對比可知,同樣是給予一只股票“買入”的評級,申銀萬國的分析師理應比海通證券的分析師對該股后市表現更為樂觀。 與上面不同,國信證券采用的股票評級體系為“推薦”、“謹慎推薦”、“中性”和“回避”。依據其定義,這里的“推薦”與申銀萬國的“買入”相類似,同樣是指優于市場指數20%以上,不過,其“謹慎推薦”則是指優于市場指數10%-20%之間,與申銀萬國的“增持”稍有差別。 容易讓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證券的評級體系中,“推薦”并非表示特別看好,只是“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10-20%之間”,其“強烈推薦”才是最為看好的評級層次,即“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20%以上”。從這里還可以發現,招商證券考慮的是股價的絕對漲幅,而非其他研究機構所指的相對漲幅。 此外,光大證券評級體系中的“最優”、“優勢”大致與海通證券的“買入”與“增持”相對應。 綜合來看,不同研究機構的評級體系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異。投資者在閱讀研究報告時須留意各家機構對評級體系的具體定義,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ㄓ浾 張翔)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