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中國券商經歷大分化大改組 市場版圖全重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4日 16:47 《財經》雜志
到今年10月,來自監管當局的券商綜合治理將正式告一段落 走過四年“嚴冬”之后,中國券商業正在經歷著“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戲劇性變化。 2月5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財經》雜志報道,在已披露未經審計的2006年年報的50家券商中,有48家實現了盈利,凈利潤總額約180億元。而2006年,券商全行業107家公司的整體毛收入達到600億元,凈利潤總額達到255億元。 其中,異軍突起的中信證券2006年預期凈利達到22億元,排名第一;一度瀕于絕境的銀河證券凈利亦超過20億元。此外,國泰君安、國信證券、申銀萬國、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等凈利潤均超過10億元。 在市場的另一端,南方證券、華夏證券等老牌券商已然轟然倒地,30家高風險券商中有19家已關閉,5家被撤銷,1家破產重整,其他還處于撤銷業務等清理狀態。來自證監會的消息表明,到今年10月,來自監管當局的券商綜合治理將正式告一段落。 《財經》報道稱,2006年,對于券商整體利潤貢獻最大的是經紀業務收入。全年滬深兩市股票基金交易額達到9.2萬億元左右,券商由此實現的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超過300億元。而隨著工行等“巨無霸”項目的發行,國內券商的投行勢力也已出現了清晰的分野。國泰君安、申銀萬國等傳統一線券商雖然獲得了匯金的注資和再貸款,但已淪落為二線券商。目前國內券商的第一集團軍已無可爭議地落在了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和銀河證券的名下。 《財經》報道稱,歷盡劫波之后,中國券商業的調整才剛剛開始。“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券商結構不夠優化、創新能力不足,以及開放問題沒有解決。”中國證監會一位官員表示。據其透露,“在綜合治理結束后,今年10月前會制定證券業對外開放的基本政策,年內可能出臺。” 此外,也有消息表明,監管部門已著手研究券商參與直接投資的問題,并口頭通知部分券商上報方案。據悉,已有部分券商正在積極準備申請試點,包括中金、中信和國泰君安等。也有消息說,未來創新類券商都有可能獲準開辦直接投資業務。 “這個行業就像饑民一下子得到了太多的面包,但是如果下一個嚴冬來臨呢?”一位業內人士如是感慨。 《財經》報道稱,上一輪的券商危機中,券商的“墳墓”是違規自營和委托理財,以及自營和委托理財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內部交易。現在,券商對自營和新委托理財——集合委托理財要顯得謹慎得多。但在業內專家看來,券商在自營、委托理財方面仍存在著諸多風險。首先,如何在同一家券商的自營和資產管理之間建立“防火墻”,仍然缺乏細致的規定和相應的監管措施;其次,券商資產管理的私募性質并沒有被嚴格定義。因此,有專家提醒,要當心市場再度轉入低潮時,“新委托理財”再度淪為券商的“火藥桶”。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財經》雜志網站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