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行業外患嚴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21:17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中藥成分復雜,科技含量不高,還有相當數量的古方或名方產品,申請專利保護受到很大局限,這給外資的介入留下了空隙。自1980年以來,日本在《傷寒論》方為主的210個古方基礎上,開發醫療用藥,刺激了日本“漢方制劑”工業的迅速發展,其中在仿制我國 “六神丸”基礎上開發的“救心丸”,年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韓國在傳統中藥牛黃清心丸的基礎上,開發了口服液和膠囊的改進型產品,并已經向中國專利局申請了這兩項產品的專利。
現在,國際醫藥產業投資資本,如大冢、津村等日本中藥企業紛至沓來,法國第三大制藥企業——施維雅公司,早在1979年就已經進入我國;2004年1月,羅氏中國研發中心在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成立,在傳統中藥上尋求突破是該中心大力促進的研發領域之一。此外,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財團也已開始在我國內地發展中藥科技基地。截至2004年底,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占中國全部中藥企業的比重達14.2%。
在中國中藥市場區域分割,產品同質化嚴重,惡性競爭的同時,日本、韓國加緊研究中醫技術,目前韓國和日本中藥制劑技術超過了中國。因此,中國的一些中藥企業在設計六味地黃丸產品包裝時,極力在商標中體現日本味道,甚至取名“櫻桃小丸子”這樣的名字。中藥的源頭在中國,是中國的國粹,但現在中國中藥要借外國的文化進行營銷,這不能不說是中國中藥的悲哀。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