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農業部首次明確現代農業五大主攻方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03:54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提高科技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現代農業建設的活力正成為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五大主攻方向。 記者1日從農業部獲悉,圍繞五大主攻方向,農業部近日出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全面貫徹落實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 ———認真落實中央支農惠農政策。抓緊土地延包后續完善工作,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全部發放到戶。落實重點地區、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政策。推動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動建立完善農業保險體系。鼓勵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帶動農戶參加農業保險。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實施新一輪沃土工程。擴大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規模和范圍。啟動有機農業基地建設。加快實施退牧還草工程,探索建立草原生態補償機制。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重點推進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大力推進農科教結合、產學研協作機制。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擴大測土配方施肥的實施范圍和補貼規模。擴大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規模,實施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辦好農民科技書屋,提高農民綜合素質。 ———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推進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建設。今年力爭糧食面積穩定在15.8億畝以上,力爭單產增長1%以上。加快發展馬鈴薯產業。繼續實施畜禽良種工程和奶牛良種補貼項目。擴大標準化養殖小區補貼規模。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顯、類型多樣、競爭力強的專業村、專業鄉鎮。繼續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增值稅改革試點。 ———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推行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強化農產品市場準入管理,落實包裝標識制度。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 ———深化農村改革和農業對外開放。確保今年底基本完成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建立健全獸醫工作體系和公共財政保障機制,確保省、市、縣三級獸醫行政管理、執法監督和技術支持機構于今年6月前順利組建完成。支持農產品出口企業在國外市場注冊品牌,開展海外市場研究、營銷策劃、產品推介活動。 中國農業離“現代化”只有8年? 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將“發展現代農業”定為首要任務。但記者在基層調研發現,一些干部對新農村建設的優先方向并不明確,不少人在問:中國離現代農業目標還有多遠? 農業離“現代化”只有8年?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最近預計,中國可能在2015年實現第一次現代化。據了解,第一次現代化主要指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轉變,第二次現代化主要指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轉變。不少人據此認為,中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大約還有8年時間,果真這么簡單嗎? 國務院研究室農村司副司長葉興慶認為,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增長方式相當粗放。據調查,目前我國化肥年施用量占世界總量的30%,農藥單位面積使用量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化肥、農藥、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大大低于發達國家。 陳錫文表示,一號文件表明了中央的新農村政策導向。發展現代農業就是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只有轉變增長方式,中國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農業的差距。 突破“三大傳統理念” 一號文件提出要拓展農業功能。突破農業只是第一產業的傳統觀念,讓GDP體現農業的真實價值。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學會名譽會長洪紱曾認為,目前我們是按最狹隘的農業來統計的,只統計糧食、棉花等初級農產品,一到加工環節有了附加值,就不算在農業賬上,全算到第二產業了。 其次,發展現代農業,應樹立科學的糧食安全觀。中國一方面要保證糧食生產,另一方面要保證農民增收。兩者的矛盾怎么擺平? 山東省社科院農村研究所所長秦慶武認為,首先要明確糧食安全在不同發展階段都有個底線問題。糧食安全是一個動態和平衡概念,應突破狹隘的傳統糧食安全觀念。國家從戰略層面強調糧食安全完全正確,但具體到縣鄉村應該實事求是。 其三,發展現代農業,急需突破“誰抓農業誰落后”的傳統農業理念。一些地方干部說,目前上級對農業縣的政績考核與實際情況存在“兩張皮”現象。這使一些縣鄉領導認為,抓農業抓不出GDP,抓不出財政收入,相應也就抓不出干部政績。國家的“重中之重”要“傳導”為各地的“重中之重”,在擴大中央財政支農同時,還必須改革傳統的政績評價制度。對農業縣市或糧食主產區,就應以“三農”指標為重點,消除“上熱下冷”現象。(新華社電)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