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牛市大行情挑戰券商交易系統極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7日 03:16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股市屢創天量、委托常常堵單牛市大行情挑戰券商交易系統極限 證券時報記者 盧榮 “我現在每天心臟跳動的頻率都是跟著交易所的成交量在走。”一邊看著電腦上不斷上躥的上證綜指,周總一邊苦笑著對記者說。周總是某創新類券商信息技術部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伴隨著股市屢創天量,他們公司的交易系統也不斷“報警”,客戶投訴和系統堵單讓他近幾個月都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記者了解到,隨著股市走牛,券商日進斗金的同時,證券公司IT系統的矛盾也日趨激烈:電話打不進、網上下不了單、銀證轉賬百萬巨款“不翼而飛”……牛市的大行情就像洪水一般,不斷向券商的交易系統發起挑戰。 系統預警不斷出現 周總告訴記者,就像很多證券公司IT部的負責人一樣,他現在每天都是如坐針氈。“唇亡齒寒,看到別的公司不斷爆出連續堵單的情況,我們心里也發毛啊,因為說不定哪天這種情況也就發生到我們的頭上。”周總介紹,他們公司雖然還沒出現大面積的“堵單”或者“下不了單”情況,但是主機容量卻也屢屢報警,不斷挑戰系統的風險臨界點。 據悉,大部分證券公司都設置了一個容量監測和預警機制,當公司的成交量處于系統容量的0%—40%,業內稱之為綠色監測區,屬于正常監測并報告;當公司的成交量處于系統容量的40%—70%,業內稱之為黃色預警區,表示要啟動擴容評估與實施;當公司的成交量處于系統容量的70%以上,業內稱之為紅色風險區,意味著必須立即實施擴容。 某創新類券商董事長日前在上海參加一個會議時透露,他們公司有一天的成交量甚至突破了系統容量的90%,恐怖程度可想而知。該董事長指出,如果這個階段推出股指期貨或者市場出現“天量中的天量”,整個系統就面臨崩潰的局面。“想想都不寒而栗。” 而據另外一位公司總裁講,他們公司前幾天杭州營業部出現了一個情況,一個客戶銀證轉賬了100萬,但是因為銀證銜接出現了問題,這100萬竟然轉到了另外一名客戶的賬戶上。“最后動用了當地公安才把這個錢打回來。” 事實上,2006年以來,隨著股市走牛,證券公司信息系統管理混亂,信息系統事故及違法違規案件時有發生,很多事情已經影響到證券公司的運作安全和資本市場的穩定。據了解,2006年1月7日上午9時30分,某公司集中交易系統的數據庫系統發生故障,導致該公司全國40家營業部的交易全部中斷,至11時左右才恢復正常交易;2006年3月29日、30日,某公司證券營業部先后發生11名客戶的證券賬戶被盜買盜賣的情況;2006年4月12日,某公司銀證通系統出現客戶買賣委托重單現象,造成透支客戶36戶,涉及透支金額人民幣57萬余元;2006年6月5日,全流通后第一只股票中工國際新股申購首日,某公司部分席位出現了該股票異常申購的行為,影響了此次新股發行;2006年12月5日,某創新類證券公司對其集合理財產品實施大比例分紅,但最后卻出現系統強行對客戶進行再融資;2007年1月6日,某公司全國的委托系統出現臨時癱瘓,持續時間1小時左右。 三年規劃半年透支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股市屢創天量,一些創新類證券公司,特別是老牌證券公司相繼出現大面積堵單,個別證券公司甚至出現短時間的系統癱瘓,電話打不進,委托交易無法進行,銀證轉賬“掉鏈子”等一大堆的問題。 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從券商內部來說,委托電話打不進去,老是忙音;行情顯示不及時,委托下單無法確認;營業部現場辦公電腦死機等;從銀證銜接來看,由于券商交割清收無法按時完成,銀行無法進行數據核對,銀證轉賬就出現委托成功但銀行賬戶卻是空白;從與交易所和中登公司的合作來看,中登公司出現技術平臺堵塞,開戶回報慢等。 據多位證券公司負責人講,他們公司負責資金交割清收的工作人員現在每天晚上都是工作到凌晨三、四點鐘,很多時候甚至到凌晨六、七點鐘。而另外一家老牌證券公司的董事長講,在1月15日—16日出現局部擁堵、網上交易出現問題之后,他們專門成立一個“網上交易緊急領導小組”,由公司的總裁親自掛帥擔任組長,召集公司辦公室、經紀業務、電腦部、財務部每天開現場辦公會議,處理緊急和突發事件。 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證券公司對IT系統的投入不足。很多證券公司在前幾年熊市的背景下,都是零投入或者壓縮投入。于是很多營業部的電腦甚至還有686、586的型號。一位IT部負責人形象地說,證券公司對IT的投入是“說的都很好、計劃少一半,做的時候沒有了。”一公司董事長也坦率地說,大部分證券公司都不懂IT,所以在做起預算方案時確實存在打折扣的問題。而且他還指出,即使預算做了,但真正落實的時候一般也還要大打折扣;第二,證券公司的贏利要求迫使很多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券商總裁表示,證券公司對于IT的投入不可能像交易所那樣舍得投入,建成世界一流,行業領先。證券公司作為一個商業機構,贏利是首要條件。“公司不可能沒有給股東回報而去要求拿錢出來投入。”據記者了解,這個問題集中體現在中小型的證券公司身上;第三,行業缺乏指導規則。比如客戶量達到多少,證券公司的系統容量要達到多少標準,行業缺乏一個指導思想;此外IT系統的收費亂七八糟,缺乏一個收費標準;第四,規劃跟不上變化。一公司總裁說,去年股市剛剛走牛的時候,他們進行了一次系統的大擴容。“當時電腦部經理信誓旦旦地說,‘這下我們管上三年了’,可事實是半年不到,系統就開始透支了。”據這位總裁講,他們公司現在半天多一點的傭金收入相當于前幾年一個月的收入,傭金收入劇增的背后就是客戶交易量的猛升。 銀證矛盾再成焦點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一個矛盾的焦點銀證銜接的問題。很多證券公司IT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是大倒苦水,投資者不管青紅皂白,只要是交易當中出現問題,便把所有的責任歸咎于證券公司,很多證券公司負責人也是如此,只要接到客戶投訴,首先想到就是電腦部沒有做好,電腦部應該承擔這個責任。 據他們講,投資者的證券交易涉及的主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證券公司的前臺,這包括電話委托系統和網上交易的系統軟件,然后是證券公司服務器的指令接收,然后是與交易所數據庫的對接,然后是交易所的報盤、然后是中登公司的撮合,然后再循環回去。“這里面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投資者的證券交易都將受到影響。”一券商信息技術部總經理對記者說,“目前交易所和中登公司的問題相對較少,矛盾的焦點主要集中在銀證銜接上面。” 他告訴記者,由于各證券公司取消現金柜臺之后,投資者證券交易的所有環節都要與銀行打交道。特別是在第三方存管模式下,銀行要參與到證券交易資金的交割清收,這等于在證券公司原本完善的資金交收系統里面,增加了一個新的參與主體,但同時銀行又不承擔交割清收的責任,因此一旦出現問題,銀行、投資者、監管層都將責任歸咎到證券公司的頭上。“責任與義務明顯不匹配。” 同時他還指出,在股市屢創天量,開戶數急劇增加的同時,證券公司的交割清收的工作量也是大幅增加,很多證券公司的財務人員每天都是忙到晚上三、四點鐘。這樣,問題就出現了,證券公司可以要求自己的員工加班加點,但是銀行卻不會因為這個推遲下班時間,于是很多銀行出現當證券公司延遲了交割時間之后,就拒絕錄入相關數據的情況,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投資者正常下單之后,資金賬戶上卻顯示不出來,導致很多投資者以為自己的資金“不翼而飛”。 另一方面,由于銀行的對接系統一直與證券系統存在很大的差距。證券公司在大力升級換代的時候,并不能要求銀行也跟著升級換代,因為從銀行收入構成來看,與證券公司的合作收費只占其中間收入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從利潤與支出的比例上看,銀行沒有動力去進行對接系統的升級換代。此外,很多證券公司反映,銀行“店大欺客”的現象也非常嚴重,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銀行便將全部責任推到證券公司的頭上。 銀證合作的矛盾也導致了證券公司大集中和第三方存管工作的推進。很多證券公司負責人26日在上海表示,由于涉及銀證銜接等問題,他們已經明確下令停止了大集中和第三方存管的上線工作。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