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自主創新企業受益匪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 03:34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汽車工業結構調整意見的通知》(下稱通知)稱,2005年汽車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僅71.5%,我國汽車產能過剩的苗頭已經顯現,并有可能進一步加劇。 通知不僅從制度上對自主創新企業給予了支持,而且從地方政府的考核機制上刺激自主創新。通知要求各級政府部門應率先采購節能環保和采用新能源的汽車,特別是自主品牌的產品,為普通消費者作出表率。 結構性過剩特點突出 按照發改委的統計,2005年全國汽車產量大概在近800萬輛左右,而銷量只有570萬輛。根據國家發改委掌握的資料,今年供需矛盾會更大。因為目前汽車行業產能已經過剩200萬輛,在建能力220萬輛,而正在醞釀和籌劃的新上能力達800萬輛(見上表)。如果不對投資進行限制,“ 十一五”期末汽車產能可達2000萬輛左右,比實際需求多出一倍還多。 如果這樣來說,中國汽車確實存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但是實際情況是否確實如此呢? 根據《經濟觀察報》在年初所做的一個調查,主流汽車廠商普遍存在的困境是產能不足。在調查中,奇瑞汽車、廣州本田和北京現代都表示,現在限制企業快速發展的主要瓶頸在于產能受到了限制,因此都有擴大產能的規劃。而發改委在通知中也認為:“在汽車產能出現總量過剩苗頭的同時,也存在著部分車型供不應求、生產能力不足的現象,因此,結構性過剩是當前汽車工業產能過剩的基本特點,也是當前汽車工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過剩只是暫時和部分的 從國際經驗來看,一般來講當R值達到2到3的時候就開始大規模地進入家庭,也就是車價相當于人均GDP的兩到三倍的時候,這是一個國家轎車大量進入家庭的時期。日本在60年代初,韓國80年代中期R值達到3,其后進入了10年快速成長期(見下表)。 根據北京地區統計數據目前居民購車均價為7.7萬元,10萬元以下的占70%以上,按照這個數據,人均GDP在2.5-3萬元的地區對轎車的需求將快速增長。考慮到城鄉差別,一般城鎮居民收入是農村居民收入的2-3倍,人均GDP超過1.2萬元的地區將是快速增長的地區。目前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山東、遼寧、黑龍江、河北等地超過了人均GDP1.2萬元。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更多的人口將步入這一行列。這為未來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需求保障(見圖)。 自主創新企業將受益 從今年開始,自主品牌轎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五年多的時間內市場份額從多年之前的不足5%提升到30%以上,并產生了一批擁有一定自主開發能力的廠家,如奇瑞汽車、華晨汽車以及吉利汽車等,但是目前的自主品牌仍然存在利潤率低下,競爭力不強以及自主開發能力薄弱等諸多不足。 此次的產業政策調整意見,首次明確了政府部門在采購中,應特別采購自主品牌的節能和新技術的產品,為消費者作出表率。這個意見,將使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具備平等的位置。自主品牌的車型走進公務用車正在成為一種可能,如果自主品牌產品的技術水平提高迅速,政府采購自主品牌車型將成為日后一種時尚。 汽車巨頭中國擴產 廠商新增產能 東風悅達起亞預計到2010年產能將達43萬輛 長安福特07年產能達36萬臺 北京現代年產能將達到30萬輛 上海通用總產能已達到48萬輛 長安鈴木今年5月底已完成20萬輛年產能的擴建 天津一汽豐田到2010年要實現產銷50萬輛 廣州本田第一工廠年產24萬輛,第二工廠投資22億元,首期生產規模12萬臺/年 廣汽豐田06年開始投產,起步規模年產10萬輛,到2010年達30萬輛 國外汽車工業快速發展期 國家快速成長期人均GDP(美元)GDP年均增速 日本1961-1973 2200-14000 9.8 韓國1983-1994 2870-8260 8.8 馬來西亞1987-1994 3890-6478 8.2 聯邦德國1951-1955 2400-4000 9.1 數據來源: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興業證券研發中心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