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今年企業利潤會大增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 01:13 中國證券報
中國的資本市場經歷了驚艷的2006年,很多機構都預期2007年中國的資本市場將繼續其神奇表現。影響資本市場或者股票價格的原因很多,但是,企業利潤增加是股市繁榮和股票價格上升最根本的原因。隨著一些制度問題的解決,與2006年相比,2007年資本市場的表現將更多地依賴于企業盈利的表現,因為2006年的股市繁榮多少依賴更多的制度變革。當然,即便在2006年,上市企業的業績也是支撐資本市場走強的關鍵。2006年的上市企業業績即將陸續公布,按照預報以及多數機構的預測,2006年企業利潤大增幾乎沒有疑問。但是,2007年企業利潤是否真的會如眾多機構預測那樣大增呢?我個人的觀點是,企業利潤增長率能夠戰勝GDP增長率,但不會出現大部分企業的利潤都大幅增長的情況。利潤大增最多只是一個表面現象,是不正常的利潤集中釋放所致,這種利潤增加根本不能體現企業的長期增長。 簡單的理解,企業表現可以由三個方面的因素影響:宏觀經濟、行業特征和企業自身運營。目前,人們判斷資本市場表現和企業表現,經常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中國的宏觀經濟已經經歷了長時間的增長,并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維持高速增長的態勢,2007年的GDP增長仍然有望在8%以上。但是,宏觀經濟的增長并不代表企業利潤的增加,很簡單的道理是,GDP不等于利潤。眾所周知,投資增長對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是,投資增長的后果常常是投資過多、產能過剩,隨后是惡性競爭,比如“價格戰”、“地方保護”等等,在這種情況下,GDP是增長了,可是企業盈利不一定就增加了。所以,宏觀經濟固然對企業盈利有影響,影響有多大卻是不一定的事情。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行業之間經常出現此消彼漲的現象,比如鋼鐵漲價,鋼鐵行業因此受益,可是汽車、房產等下游行業卻未必受益。因此,不能指望所有行業都在2007年獲得利潤上的增長,一些行業的繁榮很大程度上以另外一些行業的損失為代價。在2006年,金屬和資源性等行業的業績出色,但是煤炭、鋼鐵、航空等行業的業績卻很一般。當然,如果一個行業的供給結構和供需結構都很合理,整個行業的景氣度上升是可能的。比如通過各種手段對行業的生產格局進行整頓,規范生產和供應秩序,行業的惡性競爭會得到很好的遏制,供給減少,價格提高,行業利潤增加。 接下來我們從企業的運營來分析企業利潤是不是出現大幅度上升,并支撐起資本市場的持續走強。 一個基本的認識是,中國與其他東亞國家一樣,其發展過程伴隨著資本深化。也就是說,資本勞動比和資本產出比都經歷了明顯的上升趨勢,這一趨勢得到了極高的儲蓄率和外資流入的支撐。但是,資本深化的后果也是顯然的,隨著資本使用越來越多,其邊際收益率必然下降,從而這種增長必定是不可持續的。按照流行的話來說,這種增長就是典型的外延式增長。與資本深化同時出現的是,全要素生產率自1990年代以來出現了持續的下滑,企業利潤增長率也開始放緩。全要素生產率的下滑一方面說明了企業治理的落后,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技術上的無效率。技術上的無效率可以從專利授予的角度加以佐證。中國的專利申請和授予量在1990年代后都獲得了快速增長,但是仔細審視這些數據就會發展其中“水分”很大:第一,最核心的“發明”專利太少,多的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發明,說明專利的檔次不高;第二,越來越大比例的“發明”專利授予了外國企業;第三,垃圾專利非常多。由于技術上的落后,企業經常集中于門檻很低的行業,比如制造業,或者“官商”特征非常明顯的行業,比如房產業,或者壟斷性的行業。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在一般的制造業領域,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不夠,產品差異性小,最后陷入“價格競爭”,利潤率低得驚人,當然,由于中國的“資金價格”和勞動力價格更加便宜,勉強還是能夠獲得一點利潤,但是,低利率和低勞動力價格的長期后果值得警惕;在官商特征的行業,企業利潤很高,但是租金耗散也非常厲害,而且不可持續;對于壟斷性企業,利潤非常高,但是,利潤完全源于“壟斷”,其社會福利損失自不待言,而且,既然是壟斷,企業數量就非常少,大部分企業是不能享受到這個好處的。盡管中央政府提出了“自主創新”的口號,從長期來看,將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但是,這一政策要在短期內見效非常困難。 規模經濟是另外一個影響企業利潤的因素,并且影響越來越明顯。上市企業都是同行業中規模比較大的企業,自然存在一定的競爭優勢,并且,這種優勢會越來越明顯。在市場經濟中,大魚吃小魚是不變的法則。基于“學習效應”等,規模更大的企業往往生產成本更低,議價能力更強,技術創新能力越強,從而能夠獲得更多的單位利潤,也能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另外,在很多行業中,由于前幾年存在嚴重的混亂局面,比如鋼鐵行業等,中央政府最近開始加強了相關行業的宏觀調控,整頓市場秩序,對于上市企業而言,這種整頓應該是一種好事。并且,由于資本市場的強勁表現,企業的融資更加容易,從而能夠通過繼續融資來進一步擴大規模,提高利潤。因此,從規模經濟角度來說,上市企業的利潤在今后依然有增長的潛力。 制度性因素是另外一個影響企業利潤的重要因素。過去幾年企業治理方面的制度進行諸多改進,尤其是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為其他相關制度改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制度基礎。隨后越來越多企業推出股權激勵方案。另外,政府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對某些行業進行扶持和保護,實行新的會計制度,還可能推進兩稅并軌,降低國內企業的稅收負擔。這些政策一方面能夠提高企業的治理水平,從而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能直接增加企業的利潤。但是,股權分置只是提供了一個基礎,企業治理能力的改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股權激勵機制固然有助于企業經理人與所有人的利益協調,但是,這一機制本身就存在不少爭議,而且,也不會在短期內就使得一個企業利潤大增。當然,在這一制度下,企業管理層有動力釋放大量利潤,但是,這種利潤的短期釋放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明顯的短期行為,對企業利潤長期增長沒有好處。換句話說,如果哪家實施了股權激勵的企業在明顯釋放出讓人震驚的“利潤增長率”,投資者倒是需要仔細斟酌一下這個企業的治理機制了。當然,無論怎么說,這些制度性因素都有助于企業在2007年提高利潤。 供需結構與成本。受益于生產秩序整頓和企業并購,大部分企業將面臨更好的競爭環境,供應上的壓力有所減輕。但是,需求方卻不樂觀。伴隨著人民幣繼續升值、世界經濟走弱、我國政府對出口結構的調整和伴隨著政治選舉導致的貿易摩擦增加,出口將面臨不少壓力,國內經濟增長低于2006年的可能性非常大,投資需求也會有所減緩,消費有望進一步擴大,但是受限于收入水平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消費需求的增加將是穩健而不是急劇的。所以從供需結構來看,國內企業利潤增長的空間有限。從成本角度來看,在和諧社會和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下,資源價格上升,環保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幾乎可以肯定,很多企業的生產成本將會繼續增加,不容樂觀。不過,資金成本低廉有助于降低企業的投資成本和生產成本。 另外,2006年很多企業利潤增加,其中的一個重要來源是投資受益增加,而這部分收益的大部分又來自資本市場,一旦2007年資本市場走弱,這部分利潤自然也會減少。 基于以上原因,我個人認為,2007年企業利潤有望繼續增長,并且上市企業利潤增長有望戰勝GDP增長率,但是要獲得超過20%的利潤增長率比較困難。 按照預報以及多數機構的預測,2006年企業利潤大增幾乎沒有疑問。但是,2007年企業利潤是否真的會如眾多機構那樣大增呢?我個人的觀點是,企業利潤增長率能夠戰勝GDP增長率,但不會出現大部分企業的利潤都大幅增長的情況。利潤大增最多只是一個表面現象,是不正常的利潤集中釋放所致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