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尚福林的新階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0日 00:57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方原

  1月19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有證券界人士指出,在此次會議上,除將討論有關金融體制和改革方面的重大話題外,資本市場也將成為熱議的重點話題之一。

  他認為,鑒于兩年來資本市場的迅猛發展,中國證監會得到了各方面的認可和肯定。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加強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以及確定市場化發展機制,將成為今后資本市場發展的主線。

  分析人士認為,今后證券市場將重點解決用制度化、法制化解決問題,同時,提高上市質量、調整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加強上市公司自我約束機制、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以及大力發展直接融資、企業債公司債等,也將成為管理層工作重點。

  事實上,截至1月19日,上證指數成功收于2832點,較之2005年最低點上漲幅度達183%,市場總市值也越過10萬億元大關,無論漲幅還是總市值,均成為證券市場執牛耳者。

  業內普遍認為,2007年,股權分置改革完成之后,中國資本市場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境界。

  尚福林論“新階段”

  2007年初,尚福林主席在一次講話中,從市場內在基礎、整體投資價值、外部發展環境等幾個方面,再次對當下的資本市場作出判斷:目前正處于關鍵的轉折期,已經初步具備了重要發展突破的基礎條件。

  尚福林說:“我們已經認識到,必須清醒地、深刻地認識和把握我國資本市場現階段的特點,實事求是地分析我國市場的優勢和不足,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在

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扎實穩妥地推進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這無疑是個新穎而富有創造性的判斷。國內資本市場建立十幾年來,雖然發展速度快,參與投資者眾多,但與成熟市場相比,市場基礎不堅實、結構不合理、市場機制發育不充分、體制機制缺失的情況在較長時期內不同程度地存在,成為困擾國內資本市場穩健和規范發展的主要因素。

  實際上,變化從2004年已經開始。當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國九條”),隨即,中國證監會即采取相關措施,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規范證券公司經營,發展機構投資者,完善證券市場法律制度等,為一年半后全面推行股權分置改革,打下了基礎。

  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正式開始。在為時1年半的推進過程中,券商綜合治理、上市公司清欠等也同步進行并相繼完成,隨著IPO和再融資的恢復,大批大型國有企業的登堂入“市”,國內資本市場第一次進入新階段。

  三大“抓手”

  市場人士指出,幾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可以用“引導、設計、監管”來概括政府的管理思維。在此之下,監管層以三大“抓手”,直接推動了新階段的到來。

  第一大“抓手”,基礎性制度建設。

  2005年4月底以來,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工作按照“試點先行,協調推進,分步解決”的總體思路和“統一組織、分散決策”的工作正式拉開序幕。2006年底已基本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工作目標已經實現,為進一步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的運行機制和約束機制創造了基礎性條件。

  另外,2006年11月底,在中國證監會等部門的主導下,上市公司已清欠金額合計249.28億元。與此同時,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等多項制度,上市公司的規范化運作水平不斷地提高,上市公司結構不合理、經營穩定性差的不利局面正逐步扭轉。

  第二大“抓手”就是,改善市場的質量和結構。

  自2006年4月恢復融資以來,大秦鐵路(601006.SH)、中國國航(601111.SH)等一批優質大盤藍籌企業成功在A股上市,中國銀行(601988.SH)在香港上市后“回歸”A股。大盤藍籌股的發行上市,既增強了股市穩定運行的內在力量,又有力地改善了上市公司的市場結構,拓展了市場發展的深度。

  第三大“抓手”,提高市場的效率和活力。

  近年來,中國證監會推出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權證,以及上市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分拆等一系列固定收益類產品開始啟動。在金融衍生品方面,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已經成立,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即將推出。

  上述證券界人士分析指出,幾年來,證監會主導的這場資本市場的大變革中,較好地實現了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市場的可承受程度的有機統一,這是改革成功的關鍵因素。

  接近管理層的人士透露,中國資本市場伴隨著國家“

十一五”規劃將進入關鍵時期,監管層正在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進一步加強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解決市場的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問題,使資本市場真正成為一個對融資者和投資者都具有吸引力的功能完善的市場。

  一個總的基本框架也已形成,主要包括繼續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強化市場監管;推進市場體系建設,拓展市場深度與寬度;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健全市場功能以及完善金融協調監管,提高金融市場整體效率和抗風險能力和適時適度擴大對外開放,優化外部環境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