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資增持抬高H股價 國壽A股再現同價難題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2日 09:21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歐陽曉紅 北京報道 11月9日,股價持續攀升的中國人壽(2628.HK)以17.34港元/股創下歷史新高,是上市發行價3.625港元的4倍多,并以16.7億港元的成交金額列為當日十大成交金額第5位。 “巨量外資仍在不斷加碼增持。”一位證券投資分析人士說。 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是,中國人壽10月16日的股東大會已通過其發行15億A股的計劃。“進展順利的話,預計會在年底之前登陸A股市場。”一位中國人壽人士說。 在同股同價的市場環境下,中國人壽要面對的是A股高價發行。于是,在外資踴躍增持與高價位考量背景下,中國人壽每一步都走得不輕松。 外資增持 “中國人壽這段時間走勢并非特別強勁,上升最快應該是在兩個月前,從12元漲至16元。”11月9日,一位業內人士分析。 三個月前即今年8月1日價位是12.94元/股。 市場公開信息顯示,近日德意志銀行以每股16.576港元,增持中國人壽2.09億股,其持股比例已由5.93%至8.75%,交易涉及金額達34億港元;另一個例子是,就在11月8日,摩根士丹利以每股2.787港元增持中國財險109 萬股,涉資304萬港元,其對中國財險的最新持股比例達到了11.02%。 再早些時候的6月中旬,美林曾建議投資者增持,并預測,國壽股價將從當時的10.20港元上漲到12.6港元。 瑞士銀行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將中國人壽目標價由13.6港元調高至17.2港元;與此同時調高的還有中國人壽2006至2008年盈利預測10%-13%,分別至163.02億元、172.29億元及 186.67億元人民幣。 顯然,11月9日17. 34港元/股的收盤價表現要略高于分析機構的預期。 外資為何如此青睞中國保險股? “應該是受國內保險政策接連松綁的利好消息,特別是保險資金投資辦法下月將出,而趁保險股沒有大幅漲價之前,外資愿意出國內甚至不認同的高價去增持保險股。”軟庫金匯投資銀行總裁溫天納說。 德意志銀行有關人士認為,中國人壽是一只適宜長期投資的股票,尤其是A股回歸在即。 事實上,8月29日中國人壽公告欲A股發行15億,股價當日就攀升3%至13.88元,然后一路飆升至16元。“而同期香港恒生指數漲幅遠遠沒有這么大,那就說明境外投資者已經把A股回歸對其資產帶來的增厚作用理解進去,凈資產增厚了是好事。”市場人士評價。 同股同價之困 “中國人壽股價漲得這么高,對于A股回歸,一些人持保留意見——究竟以什么價位發行?盡管大股回歸勢在必行。”溫天納說,“如果A股以低于H股價格發行則對于企業而言沒有任何好處,對境外投資者也不公。” 但另一方面,高價發行對國內投資者又不公平。某投資公司證券總監表示,最初國內A股高價發行,同期H股只有幾角、幾元時的情況很多,后來H股溢價很高,境外投資者為此獲益不匪,某種程度上,境內投資者得到的利益無論怎樣做都會受損。 “以中國人壽為例,當前港市創歷史新高,以有史以來最高點的價位發行A股,所籌集資本受益所有股東共享的話,H股東受益將頗豐,而對A股投資者顯然不公。”這位人士說,“如果H股持續漲下去,一旦達到20港元,屆時國內再發行A股,認購率不一定能得到滿足,發行可能會受價位影響,已經有前車之鑒——國航。” 10月16日的中國人壽H股東大會,就發行價達成的共識是,按市場面情況,根據A股發行時的中國證券市場狀況,通過市場詢價或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方式確定。 西南證券分析人士認為,盡管A股認購不足的情況已經發生過;常規理論上,也并沒有嚴格同價,價格最終還是啟動詢價機制來確定,不過,無論如何H股都是起決定作用的參考因素。 另外,市場還有一種擔心——外資巨頭不斷增持中國保險股,倘若他們聚集起來發揮利益協同效應難免會對保險股價產生影響,這樣外資投行在中國人壽A股發行定價上就能有一些話語權。 “并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外資增持與中國人壽A股回歸的必然關聯性不大。”溫天納認為。 上述西南證券分析人士的看法是,單靠幾家外資投行還很難對市值達千億多的大盤子起作用;況且其做法會很微妙,無法去量化或者具體表述。 一個大背景是,整個國際投資者,對于中國A股都很熱切。據了解,香港上市的平安保險也拋出了“海歸”計劃,并將在11月13日的股東大會上審議其不超過11.5億股A股計劃方案。 由此又帶來了對市場擴容壓力的普遍擔憂,巨無霸工行才完成發行,數只重量級股票將接踵而至A股,市場會否飽和? 溫天納說,發行時機應該不會受此影響,中行與工行的發行間隔期并不長,但時機掌握恰到好處,而現在看來,如果中國人壽年底或明年初發行A股的話,還是有一定的消化期,對國際投資者而言是一個比較好的進入時間。 上述市場人士說,只要中國人壽A股發行時機把握好了,即便定價高,國內投資者還是會“買單”,因為中國人壽畢竟是保險第一股,在投資組合配置中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品種,一旦上市就會溢價,只要發行成功,無論如何都是贏家。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