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改正效應 股市經濟晴雨表作用顯現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 10:57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黃利明 張勇 實習記者 朱可 北京、上海報道 中國上市公司發布的業績報告跟中國經濟的步點越來越合拍。 截至10月25日,已公告的638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總額達到450.8億元,增長率超過22%。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經濟前三季度的增長率達到了10.7%。 這和過去的情況大相徑庭。2004年和2005年中國經濟全線飄紅,增長率從10.1%升至10.2%,但是報虧的上市公司卻從2004年的174家上升到了245家。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說,證券市場并非宏觀經濟“晴雨表”的狀況正在改變。 國民經濟晴雨表? 今年上半年,1388家上市公司共創造了1277.58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7.54%。上市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5.11%。加上今年第三季度的大幅增長,上市公司的業績遠遠超出市場早先的判斷。 這和今年上半年 招商證券的研究顯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在2004年和2005年連續出現下降,2005年虧損公司數量比上一年增加四成以上。在虧損面擴大的同時,整個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更集中在部分優質藍籌公司。 2004年年報和2005年一季報分別有174家和223家公司虧損,到2005年年報和2006年一季報則分別達到245家和254家。以整體法計算,2005年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216元,較2004年的0.233元同比下降7.30%。 而這時候中國經濟仍處在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的上升階段,兩年的經濟增長率都超過了10%。 就在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業績還在下降,滬深兩市正常交易的1340家A股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057元,較2004年下降了18.57%. 轉折出現在二季度,上市公司業績一路走高。二、三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同比分別增長7.54%、22.24%。今年上半年,1388家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達到0.145元,創11年來的新高。 從行業情況來看,中國證監會劃分的22個行業中,今年上半年有19個行業凈利潤出現增長,去年同期只有12個行業業績有所提升。 今年上半年,制造業、傳播與文化產業、金融保險業增幅超過50%,電子及信息技術業呈明顯復蘇趨勢。造紙印刷、采掘業和金屬非金屬業則表現欠佳,成為22個行業中僅有的3個負增長行業。而這和宏觀調控的著力方向很有關系。 中國股市轉牛也在印證這一點。自今年1月4日開盤以來,大盤從1161點一路暴漲,至10月28日,已達1810點,漲幅達55.9%。 中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程偉慶博士認為,中國股市的拐點已經出現,最近兩個月分析師對今年和明年的業績預測不斷走高,股市國民經濟“晴雨表”的回歸也就理所當然。 回歸背后 “正是中國股市的制度性變革,造就了股市國民經濟‘晴雨表’的回歸。”民生證券研究所所長袁緒亞說。 也正是如此,一貫以企業內在因素作為重要參考依據來分析企業增長的程偉慶博士,在其企業業績分析報告中不得不屢次提到資產注入帶來的業績提升、股權激勵減少的利潤隱藏和股改對價中的業績承諾等外在因素。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以前的違規成本以及對自身企業及投資的傷害更加明顯,股東利益與股價的掛鉤令相關各方都極其重視上市公司真正業績的提升。”千金藥業總經理喬志城表示。 “在此背景支持下,中國股市將加速向經濟晴雨表回歸。”袁緒亞說。 喬志城也指出,隨著全流通時代的到來,上市公司大股東將能夠通過資本市場獨特的定價機制分享股價上漲帶來的溢價收益,并有動力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將凈利潤放大為證券市場更為可觀的市值。 事實上,股改對上市公司業績的推動作用已經初步顯現。 通過股改實施資產重組式對價的公司,尤其是ST等績差公司,今年半年報業績受股改推動作用最為明顯。這些公司在股改后資產質量得到提高,盈利能力也顯著增強,比較典型的如GST建峰、GST中西、G靖煤等。 同時,依然在開展的“清欠風暴”也效果明顯。截至6月30日,滬深兩市已有252家上市公司完成了清欠工作,82家上市公司部分完成清欠工作,合計清欠金額為137.96億元,占所需清償資金總額的30%。 “這些制度性變革和強勢的監管措施將中國上市公司帶入了一個相對健康的資本市場。”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表示。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