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窄買賣差價宜平衡各方利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9月15日 05:33 中國證券報 | |||||||||
收窄證券買賣差價第二階段實施不足兩個月,大市成交萎縮,但衍生工具買賣卻更加活躍,港交所目前也正在研究收窄買賣差價后成交萎縮的問題。 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委員許照中較早前表示,收窄證券買賣差價第二階措施的確令港股成交額大減,他認為,股票市場應該有多些人可以參與,并建議恢復2至20港元的買賣差價舊制。事實上,收窄買賣差價第一階段在05年7月4日實施以來,縮窄股價30元以上的股票的
過往20港元以下的股票買賣差價,分別為2至5港元的股份,差價為2.5分;5至20港元的,差價為5分。在收窄差價第二階段下改為2至10港元的股份,差價1分;10至20港元的股份,差價則為2分。以每股介乎5至10港元的股票為例,在第二階段價差僅為原來的1/5,令短炒散戶入市意欲驟減。 在收窄買賣差價的情況下,投資者需要跳升多個價位才能有所斬獲,證券行擔心,它們除了營業額下降之余,即日短炒散戶遲早會要求減交易傭金,令中小型證券行經營更加困難。 不過,港交所的收窄證券買賣差價措施在影響中小型證券行及炒即短炒散戶之余,卻對基金和對沖基金等長線投資者有幫助,因為此舉令它們的交易成本下降。因此,有批評指出,港交所此措施實在有違公平原則。 港交所是項收窄證券買賣差價新例,原本是希望達致穩定港股及增加成交的效果,但自05年7月實施第一階段收窄差價措施后,沒有實質數據證明能刺激交投。至于第二階段的施行,的確令交投量明顯下降,這除了因為投資者不習慣外,即日短炒散戶減少亦是主要原因,然而對有實質買盤吸納的股票,投資者確可以用較佳價位入市,達到增加成交,亦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因此,港交所要在穩定港股、成交萎縮、以及加重中小型證券行的經營負擔等形勢下,檢討收窄證券買賣差價,須作出各方面平衡,并要確保投資者利益。(張國棟)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