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倫敦目光下中國資本市場關鍵詞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 01:59 第一財經日報
●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施耐德:中國政府必須考慮平衡地去建立中國的自由資本市場,必須找到自己發展的節奏,是一個在轉化中可以持續發展的節奏。 ●倫敦證券交易所亞太區總裁祝曉健: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上非常重要。我覺得中國市場現在缺乏的就是機構投資者。 ●倫敦亞洲資本主席杰克·威格爾斯沃斯:在國際市場上,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不能清醒地認識到風險的存在,許多投資機構的倒閉就是因為這個。 ●中英風險資本聯合工作小組主席馬丁·布魯姆:中國的企業需要更多的選擇權來進行融資,有一些喜歡在這里進行,那么就可以增強他們的能力去走得更遠。選擇對于資本市場發展很重要。 本報記者 陳達 發自北京 在去年一次全世界范圍的商業調查中,倫敦金融城以其在金融和商業服務領域里的優勢,成為了世界金融中心排名中的首位,把老對手紐約、巴黎和法蘭克福甩在了后面。 本周,有著“中國先生”之稱的倫敦金融城第678任市長白樂威率領著倫敦金融城歷史上最大的、實力最為雄厚的代表團來到中國訪問,在這幾十人的隊伍中,有政策制定者、交易機構總裁、業界翹楚以及中英合作方面的專家。 圍繞著“中國資本市場成長的幾個關鍵詞”的主題,《第一財經日報》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位專家進行了專訪。 1 英國市場的成功是因為它不單有它的主板,而且還有AIM,也就是高增長板對于中國建立自己的中小企業板市場,英國的AIM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地方。英國AIM的成功,首先是英國政府給予了很多稅收上的優惠“AIM的這個優勢幫助留住了很多機構投資者” 從英國的證券交易所可以發現,英國市場的成功是因為它不單有它的主板,而且還有AIM,也就是高增長板。AIM通過11年的時間有了1600多家上市公司,還有300多家海外公司,中國公司有42家,而且融資規模也是越做越大。 祝曉健解釋道,這種階梯市場的建立對于企業和交易所都有好處,“高增長板的市場條件比較寬松,融資時所需要的資金不會限制得非常死,它可以隨時再回來融資,并不需要股東大會通過。這個市場門檻比較低,另外所收管理費用不會非常貴。” 祝曉健進而說道:“這其實對于主板也是有好處的,為主板提供了好的上市源,形成階梯市場,在這里成功上市的公司今后可以升到主板,倫敦交易所主板上有106家企業就是從AIM升上來的。這種階梯市場,也可以稱之為‘穿越市場’,我認為的確需要這樣的一個平臺。” 在馬丁看來,中國企業上市的選擇范圍擴大了。“我想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有很多選擇機會是很重要的。”他說道,“有機會去海外上市,作為這里發生一切的補充。當中國的企業到倫敦上市后,他們會得到很好的機會來融資然后來幫助發展他們的業務。” 對于中國建立自己的中小企業板市場,英國的AIM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地方。英國AIM的成功,首先是英國政府給予了很多稅收上的優惠。在AIM上市的公司不用繳納資本增值稅,這個占到了該公司上繳稅額的20%。對于這一點,祝曉健深有感觸,她說:“AIM的這個優勢幫助留住了很多機構投資者,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而這些機構投資者也幫助這個市場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保薦人把關把得比較好,也使得AIM現在很成氣候,AIM上的機構投資者占到了一半,這點很重要。我覺得中國市場現在缺乏的就是機構投資者。如果機構投資者這塊比例不大的話,就會對市場的穩定性造成很大的問題。而且機構投資者比例大,對于個人投資者也有幫助,散戶的風險相對也降低了很多。因為市場一升升多少倍,一降降多少倍,機構跑得快,散戶跑不掉,散戶要跟風。英國國內市場上,機構投資者占到了80%,而國際投資者占到96%。” 2 “如果國內沒有這樣的市場讓他們馬上做的話,先讓外面的錢把它養大,讓外面的公司治理把它的水平提高,再回來。” 于是當面對諸如像倫敦證券交易所AIM所提供優厚上市條件時,中國企業近年來開始在AIM陸續上市。但也有人擔心,當中國企業放棄自身的資本市場,而選擇西方國家的市場時,是否會造成資本的流失和被吞并的威脅。馬丁和祝曉健都站在了鼓勵企業向外融資的一方。 馬丁認為:“我覺得這是好的方向。當中國經濟發展的時候,中國的企業需要更多的選擇權來進行融資,有一些喜歡在這里進行,那么就可以增強他們的能力去走得更遠。選擇對于資本市場發展很重要。” “在美國有幾十家中國企業上市,在我們AIM有42家中國企業,但是中國總共有多少企業?”祝曉健笑著對記者說,“我聽說是1000萬,那么出去的又有多少家呢?我覺得如果國內沒有這樣的市場讓他們馬上做的話,那么為什么不先放他們出去先做他們需要的融資?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國外融資的時候,提升了自己公司治理的水平。而且這些公司他們的根在這里,業務在這里,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回來的。那么先讓他們出去,外面的錢把它養大,讓外面的公司治理把它的水平提高,再回來,不好嗎?” 3 對于倫敦金融城的管理,管理者要確保金融城有好的環境,包括規則、稅收、交通、文化和專業人士培養等。施耐德介紹了他的經驗:“作為一個完全國際化和自由化的市場,每個人都可以進入這個市場,另外還有對于風險管理政策方面的控制,以及稅收方面的優惠考慮,這些都有助于去建立一個聰明的國際市場。” 對于倫敦金融城的管理,管理者要確保金融城有好的環境,包括規則、稅收、交通、文化和專業人士培養等。作為倫敦金融城政策和資源委員會主席,施耐德介紹了他的經驗:“作為一個完全國際化和自由化的市場,每個人都可以進入這個市場,另外還有對于風險管理政策方面的控制,以及稅收方面的優惠考慮,這些都有助于去建立一個聰明的國際市場。這或許不一定適用于中國,但它應該是可供借鑒的好經驗。” 在專家們看來,在中國資本市場成長的過程中,必須去找到自己的方法和節奏。“我覺得,中國已經找到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中國的規則制定者做得不錯。”馬丁說。 然而施耐德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政府必須考慮平衡地去建立中國的自由市場,必須找到自己發展的節奏,是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節奏。當然,這里會存在一些矛盾,很多投資者會認為開放得太慢,但也許中國政府會認為太快了。但從我個人角度來看,中國在發展資本市場時在節奏把握上確實有些錯誤,因為我覺得它不可能在一夜間就轉化成完全自由的市場。另外,金融基礎設施需要建立。此外,那些在傳統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專家和專才,需要去面對新的市場,這些都需要時間。 “商業人士希望節奏加快,但是中國政府的一些官員也許希望節奏慢點,但是我要說,平衡很重要。并且,我很欣賞中國政府在建立自由和開放市場時重申了要建立在規則和制度的基礎上,這很重要。我希望中國政府能夠繼續堅持。”施耐德進而說道。 倫敦亞洲資本的主席杰克從業界的角度分析了政府的職能。他認為,政府的監管職責更應該是創造一個好的投資環境,在適合的規則之下,金融公司可以去創造他們的產品。他說道:“中國的監管機構必須讓那些創造出來的衍生品達到其目的,而且有能力去面對風險的挑戰。中國政府的位置就是要設置這樣的法律,那樣,監管機構就可以運作,而政府不應該干預具體的衍生品設計。”倫敦亞洲資本集團旗下管理著8億美元的基金,在中國的業務主要投資于中國高科技企業,并幫助中國的企業在英國AIM上市。 事實上,在英國,金融監管部門管理所有的金融機構,從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到衍生品。政府就是一個看管者和保護者,政府同時監管交易。在倫敦,人們把交易規則戲稱為“LIGHT HANDED REGULATIONS(低度管制)”。 站在交易所的角度,祝曉健更認為,監管機構對于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都要進行控制,控制應該是雙向的。“其實在公司上市的時候需要監管,而且對于投資人、對于風險都要有監管。就國外情況來說,是市場來選擇風險監管的手段和程度,但是我必須要做到,如果你做AIM投資的話,我必須把AIM投資的風險跟你談得很清楚,而且談清楚之后,投資人還要填寫風險認知書,然后才可以買賣股票。我覺得兩邊都要管。你要管公司,同時也要提高投資者風險的意識。” 另一方面,作為上市的前奏,風險資本對于企業的投入更需要自由的市場。馬丁就希望市場越來越自由,但是他認為每個國家必須有它自己的節奏去開放。這并不是一個關于自由或者非自由的問題,而是最后的結果是不是對中國的民眾和企業有利。 目前,如果按照每年吸引風險資本進行投資的總量看,中國是全世界第四。現在中國在風險資本方面確實很年輕,但專家都認為,按照現在這樣的發展速度,很快會成為全球第二。現在風險資本在中國投資一些公司,使這些公司成為該領域重要的成員,然后這些公司就可以充分利用中國的資本市場,比如上市。 4 銀行業的問題上,施耐德重申了他關于節奏的理論杰克也提出了中國的短期資本市場問題就是要解決銀行薄弱的問題 銀行體系一直被視為中國金融體系的脆弱部分,對經濟的影響也最大。在施耐德看來,銀行業在中國資本市場向外開放的過程中起到支撐的作用,但是銀行業本身也會經過歷練。他說道:“對于自由和開放市場來說,這是很重要的一環。肯定會帶來陣痛,但是要建立自由的市場必須去承受的。在國際商業環境中平等的競爭,中國的銀行需要走這樣正確的道路。” 在銀行業的問題上,施耐德重申了他關于節奏的理論。他回憶了幾年前在中國的一次對話。他說:“幾年前,我參加了中國舉行的英中金融對話會議,我和中國銀行高層對話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在分支機構發展中所做的變化太大。當我聽到他們已經有了21000個在全國的分支。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超過了任何一個商業組織的能力去做出的機構的變化。我知道,這些高層要對這些發展變化負責任,他們和我說的時候,好像是作出了正確的決定,但是他們會犯錯誤,因為過去沒有人做過。我討論的是一個銀行的21000個分支,這真的是不可思議。這不可能在一夜間發生,有經驗的人才也不可能在一夜間出現。這是有問題的,需要有一個合理的節奏。” 與此同時,杰克也提出了中國的短期資本市場問題就是要解決銀行薄弱的問題。在他看來,中國要看看自己周圍的國家,要學習日本曾經的教訓,也可以學習一下新加坡。新加坡的金融業十分發達,并具有十分完備的金融體系和金融法律、監管制度。而金融秩序的發達,依靠的就是其管理良好的銀行業。新加坡共有銀行近200家,90%是外資銀行。新加坡銀行的經營管理最具典型性,體現了當今世界銀行業的發展水平與趨勢。 5 祝曉健認為,外資進入多了還是少了,沒有一個定論的,這要看市場的需求“像倫敦市場也是跌跌撞撞幾百年才形成現在的規模。我覺得QFII是一個很好的過程,政府在不失控的情況下在一步步地把市場放開。” 中國的QFII新規定近日出臺,大大降低了進入門檻。在人民幣升值、加息的預期背景下,QFII對境外資本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祝曉健認為,外資進入多了還是少了,沒有一個定論的,這要看市場的需求。她說道:“我覺得QFII這兩年在中國發展得挺好。我不覺得中國應該一口吃成個胖子。像倫敦市場也是跌跌撞撞幾百年才形成現在的規模。我覺得QFII是一個很好的過程,政府在不失控的情況下,一步步地把市場放開。但是在過程中,政策不要改變,政策要穩定,或者不要一下子又停了下來。” 對于這個問題,施耐德持相同的觀點,他說他當然愿意看到中國的市場完全開放和自由,但是不可能在一夜間就實現的。從規則制定角度看,他認為,必須有一個過渡的過程,在一個自由的市場當中,必須要有一定形式的規則。就像在英國制定規則的時候,政府的規則制定者必須去傾聽市場上那些實際操作的人的聲音,必須去回應他們的聲音,因為只有他們知道這個市場需要怎樣的規則。英國也犯過很多的錯誤。但是英國與中國的情況正好相反,英國在開始時是一個很自由的市場,然后才有許多的規則制定下來,尤其是針對那些最糟糕的環節。 杰克提醒,中國的資本市場應該歡迎外國的加入,因為那些人很懂得風險管理,這些對于他們的市場來說至關重要。 6 中國要打造自己的高盛,要花幾年時間。倫敦證券交易所發展了幾百年,才推出了衍生品的交易。當然從過去20年中國的發展看,你們的發展要比倫敦當時的快 杰克說:“中國要循序漸進地向外自由地開放市場。中國要打造自己的高盛,要花幾年的時間。倫敦證券交易所發展了幾百年,才推出了衍生品的交易。當然從過去20年中國的發展看,你們的發展要比倫敦當時的快。” 各位專家進而又談道,當外資進入的同時,風險加大,那么中國的資本市場上衍生品市場不發達,會出現一些問題。針對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來說,衍生品是一個很好規避風險的工具。在他們看來,如果你不利用衍生品,就不要嘗試輕易地進入資本市場,因為風險很大。馬丁說:“當一個投資者在進入股市和債市的時候,能夠進入到衍生品市場,你會在一些行動當中得到保護。所以,中國現在需要一些人才有意識地知道如何來進行風險的管理,在國際市場上,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不能清醒地認識到風險的存在,許多投資機構的倒閉就是因為這個。” 杰克認為,現在去發展一個很精細的資本市場是一個錯誤的時候。他提到:“中國發展得很快,我也和一些專家討論到了中國的衍生品市場交易,在中國發展衍生品的時候,必須先考慮到建立比較穩定的現金市場。這意味著,需要去培養這樣的專門人才,這不是一件可以簡單教育的事情,可以讓這些人到倫敦、到芝加哥去看那里的運作。我猜想,中國需要這樣具有長期融資經驗的人才,他們也懂得一定的規則。一方面中國需要這樣的人才,另一方面中國需要很強大的金融機構,不僅僅是銀行。從另一個層面說,這些因素都可以幫助中國發展進入到一個24小時運作的資本市場,不然的話,沒有辦法在世界上進行競爭。在這點上,中國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