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保險雙巨頭重倉調查 保險402億元資金投資到A股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0:08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王小明 實習記者 馬春萍 深圳報道 多年來困擾保險公司老總們的投資收益噩夢,似乎正在悄然消散。 8月16日,中國平安(2318.HK)披露中報顯示,2006年上半年該公司錄得凈利潤41.62億元,同比增長85.0%,遠超業內預期。 8月17日,中保國際(0966.HK)發布的中期業績顯示,該公司錄得3.28億港幣的總體盈利,是歷年來首次“扭虧”。 中國人壽(2628.HK)尚未公布中期業績,但香港分析師們已紛紛表現出對它凈利潤增長的熱烈預期。 全線飄紅的報表背后,股市投資居功至偉。中報顯示,股市投資已使中國平安的總投資收益率由去年上半年的4.1%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8%。 據中國保監會披露,2006年6月末,進入A股市場的保險投資達到402億元,較年初增長186%。 數據顯示,2005年末國內保險業總資產規模15225.97億元。而目前各家保險公司的入市資金占總資產的比例還都在4%以下,較保監會規定的上限5%尚有一定距離。 近日,一則聲稱保險資金直接入市比例有望于近期上調至10%的傳聞風靡市場。雖然中國保監會資產管理部人士隨后向本報記者表示,保監會并沒有將此事提上議事議程,但仍沒能冷卻市場的興奮猜測。 在此背景下,本報記者獲得了一份國內保險巨頭投資A股市場的持倉明細表。從早先推動有色金屬股的狂飆,到如今重倉押寶銀行股以待后市,保險公司投資A股的路線圖逐漸浮出水面。 重倉下注G招行 與頻頻在媒體上露臉的基金經理不同,保險大鱷在資本市場中異常低調,他們水下潛行,隱遁無形。只有在上市公司照例公布業績時,他們的身影才會在必須披露的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名單中一閃而過。 與2005年中報中3家保險機構持有17家上市公司的7.5億市值股票相比,截至8月18日,現在2006年中報中的保險公司數目已增加到9家,中報時的持倉市值高達103.3億。 在持倉市值穩步提升的同時,重倉名單中的個股每3個月便面目全非。以持有市值最高的國壽股份為例,其58只重倉個股中,曾在2006年1季報中出現的老面孔僅16只。新近買入的42只股票持倉市值高達30.28億,已占到此時總持倉的76%。 從資金流向上看,近3個月以來,保險資金追捧的熱門個股已經悄然“換馬”。 上半年牛市之中,有色金屬板塊一路高歌猛進。據知情人士透露,保險資金從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G魯黃金、G中金、G江銅、G關鋁、G宏達、G云鋁等上半年出現井噴行情的個股,均在2006年1季報各家保險公司的持有之列。 以吸納中國人壽過億資金的G魯黃金為例,3月末國壽股份首次出現在它的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時,只有163.4萬股,而至6月末,國壽股份與國壽集團的合計持股已達482萬,市值近1.4億。而在中國人壽選擇增持的幾個月間,G魯黃金的股價幾經起落,從每股19.22元升至28.88元,漲幅過半,5月16日甚至摸高到47.97元。 有色金屬之外,上半年氣勢如虹的食品飲料板塊,保險公司也未錯過。2006年1季度國壽股份曾購入1289萬股G五糧液。3個月過去,G五糧液的股價已從6.73元漲至14.54元,漲幅高達116%。國壽股份雖在其間曾減持近30萬股,但其賬上的市值已然飆升9634萬。 但是,3個月后,保險機構的口味變了。持有量最大的股票,已由2006年1季度的“制造業-金屬、非金屬”轉為“金融保險”。保險機構對后者的持有市值已由3月末的13億猛增至超過30億(不含將于8月29日發布中期業績的G寶鋼,1季報中中國平安曾持該公司近11.7億市值的股票)。 金融保險板塊之中,G招行成為各家保險資金追捧的最熱門獵物。中國人壽與中國平安紛紛以其作為重倉首選。其中中國人壽分別以國壽股份和國壽集團持有G招行6.8億和3.7億市值的股票;而中國平安則由平安人壽持有G招行5.5億市值的股票,并由集團直接持有3.6億。兩家保險大鱷對G招行的累計持有市值已達19.6億。 重倉持有之下,兩家保險大鱷已有斬獲。繼上周在香港聯交所通過聆訊后,國際投行紛紛對招行H股目標價表示樂觀。于是招行A股股價近日連續走高,8月22日已升至8.16的今年最高價,較2006年中報發布時漲幅接近6%。這意味著,按2006年中報持倉,中國人壽與中國平安投資G招行已有接近1.2億的浮利。 “釋放空倉” 與市場中的其他投資者不同,“買漲殺跌”并非保險公司投資策略的全部。 一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負責人表示,區別于基金公司考核的方式和指標,保險機構的短期逐利性相對較弱,而更注重股票所在行業的發展前景和目前的治理結構。因此,保險公司會更多選擇相對穩健的個股進行長期投資。而投資的目的,則是在滿足短期資產受益率要求的情況下,最終能與保險資產得到長期的平衡。 為說明這一點,這位人士重點提及兩類個股——房地產股與航空股。 盡管宏觀調控的背景對地產業不利,但按照2006年上市公司中報,中國人壽與中國平安仍加倉持有G萬科A、G金融街、G華僑城等藍籌地產股,保險公司對房地產類個股的持有市值從1季報時的1029萬猛增到78266萬。 “或許更讓外界看不懂的是國航這樣的股票,上市不久便跌破發行價,保險資金卻仍然力挺。”該人士表示。按國航8月17日披露的A股上市公告書,國壽股份、國壽集團、中國人保和平安人壽盡數進入該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 “因為油料上漲致使航空股看淡應該是幾年之內的短期行為,這對打算持有更長時間的保險機構并不是太大的問題。”這位人士解釋說。 此外,目前各家保險公司的入市資金占總資產的比例還都在4%以下,較保監會規定的5%尚有一定距離,通過大型企業的IPO入市也是“釋放空倉”的一種有效途徑。 具體到各家保險公司,彼此入市策略又不盡相同。 以同樣對G招行重倉持有的平安、人壽為例,按照G招行2006年1季報,3月31日收市時,無論國壽股份,還是國壽集團,都不曾出現在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而到了6月末,國壽股份便以其8835.76萬股的重倉躍居G招行十大流通股股東之首,國壽集團也已悄然購入4802.99萬股,位列流通股股東榜第七。 短短三月,中國人壽便在市場購入G招行1.36億股。如此巨額手筆在現實二級市場上揮舞談何容易?按記者對此區間統計,即便是在央行加息的4月28日,G招行成交量也只放至336萬,其他交易日不過百萬上下。 “保險公司往往會抓住重點事件的后期影響來集中進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界人士告訴記者。據這位人士觀察,4月28日央行加息后,5月8日-24日連續12個交易日,G招行交易量都在百萬之上。“中間的買入大手應該就是來自中國人壽這樣的資本大鱷”。 與中國人壽的大進大出,快速進出相比,中國平安的選股策略則顯得較為平穩,行業選擇相對“專一”。2005年中報中,中國平安只通過平安人壽購買了1只股票,便是G浦發,4530萬的持倉量已接近該股流通股總值的5.03%,同樣的數額一直持續到2006年中報沒有變動。而對G招行,2006年中期是中國平安對其1.18億股的巨額持倉來自2005年3季度開始的緩慢增持,3月至6月間的的增倉只有區區1000萬股。 中國平安A股攻略的深深銀行情結,與它頻頻于銀行領域有所突破的綜合金融策略遙相呼應。 據接近中國平安高層的人士介紹,重倉優質國內銀行股的策略與該公司看好中資銀行股的判斷一脈相承,“在香港市場,幾乎每每中資金融股登陸,平安都會盡量通過財務投資者的形式參與它的IPO。” 基金:炎涼之變 上述基金界人士表示,從3月31日至6月30日,滬市大盤從1298直升至1672,漲幅接近29%;而G招行的股價從6.43到7.71,漲幅不足20%。鑒于保險機構與基金公司天然的強弱勢關系,偏重進攻性的基金此時往往愿意“將所持股票讓渡給保險機構”——雙方密照不宣,順水人情過處,不露絲毫痕跡。 據記者計算,在G招行的機構投資者名單中,基金公司對流通股的持股比例已從3月末的31.16%降至24.77%,而保險公司的總持股則從2.3%提高到6.62%。 按央行公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06年上半年保險公司總資產從年初的15226萬億增至17341億,總投資資產也從年初的8894億增至10141億,但投向基金的資產卻從年初的1099億降至763億。 一升一降之間,保險機構與基金公司關系的炎涼之變一目了然。 保監會主席吳定富較早前表示,2006年上半年,“有3家資產管理公司相繼開業,由資產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占保險公司總資產的77.9%。” 通過基金進入股市是保險公司試水A股的最早路徑。至2005年末,中國人壽旗下的國壽集團和國壽股份累計持有基金量已達130.3億份。 然而,封閉式基金帶給保險公司的傷痛至今仍歷歷在目。自2002年保險資金大舉進入以來,折價率一路飆升,至2005年秋季已從最初的2.3%跌至42%。行情不好使保險機構選擇離場。2005年間,中國平安共減持封閉式基金24.7億份。 易方達基金一位人士表示,盡管基金公司為了爭搶可能是最大客戶的保險公司,紛紛取消收購、贖回費用,但僅區區管理費一項,在巨額保險資金涌入的背景下,也“顯得太高了”。“還不如拿這筆錢把資產管理公司辦好。”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