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從千五到千七 管理層在維系震蕩箱體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 08:14 金融投資報
華東師大李志林(忠言)博士 自6月以來,市場有一個怪現象,漲的時候,輿論總是叫1800點,比千七箱頂高估100點,而跌的時候,輿論總是叫1400點,比千五箱底低估100點,但市場的走勢總是比人們的預期相反,始終運行在千五——千七的箱體內。此為何故? 首先,是指數虛增的結果。記得今年3月1300點時,中金公司有一個研究報告稱,由于股改后G股復牌首日下跌20-30%不計指數,1300點僅相當于1050點。而今,G股已達1000多個,再加上大盤新股上市首日即虛增指數,因此,現在的1500-1700點箱體,實際上只相當于1250-1500點箱體,一旦下探到靠近1500位置(實即1250點),大盤就返身而上,一旦沖破1700點(實即1500點),大盤就折身而下。實際上1250-1500點老箱體依然在起作用。 其次,千五箱底市場獲得了價值的支撐。記得2001年2245點時平均市盈率是60多倍,2004年1783點時平均市盈率是40倍左右,而現在,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已降到20倍,上證50指數平均市盈率僅12倍,均屬全球股市最低,非常具有投資價值,市面上8—10倍市盈率股票比比皆是。這樣,泡沫和風險便轉移到一級市場,劣質大盤新股沒人要,上市后就“破發”,而二級市場遭到的沖擊大大小于以往,并且二級市場的投資價值已明顯高于一級市場。唯一的辦法是壓低大盤新股發行價,但企業不會愿意,擴容節奏就放慢下來,大盤就出現反彈。 第三,市場虛勢迎新增加了千五箱底大盤股“破發”的風險。6月5日以來的兩個月中,新股融資近500億元,117家公司要求增發1000億元,超過以往一年的量,并且以績平大盤股居多。盡管發審委頻頻“用手投票”,但市場不再見新必炒,而是注重其業績、質地、所處國內外環境、發展前景、供求關系等。當市場跌到靠近1500點震蕩箱底位置時,國航網下申購量僅完成21%,市場已預估了其上市后“破發”的危險,迫使上市公司對發行瘦身,其他大盤股只能推遲發行。這就是“用腳投票”的市場機制的威力,是市場進步和投資者成熟的表現。 第四,千七箱頂必遭高速擴容和“小非”解禁的雙重打擊。在股改大部完成之后,管理層的首要任務是加速擴容,尤其是從H股回歸的大盤股,銀行股上市,做大總市值,而千七以上,大盤平均市盈率在24倍左右,比新股發行市盈率高出一截,此時管理層即使以一周發五上五的高速度擴容,新股也無“破發”危險(如中行開盤3.99元),“小非”也可賣個好價錢,大量拋售。再加上中國股市沒有指數期貨,無做空機制。所以,千七以上基金、私募、機構、大戶就集體將個股往下做,遂形成“6·7”、“7·13”、“7·19”、“7·31”、“8·4”這樣的暴跌。千七上方主力機構不怕踏空,遂通過來回運作,既可降低持股成本,又可抑制擴容大躍進。 第五,新老基金的持倉比例也促使大盤圍繞震蕩箱體運行。千七上方,基金遭到巨大贖回壓力,不得不減倉;而靠近千五,六、七百億的新基金因遵循一個月必須完成建倉的規定,便紛紛逢低吸納。 由此我認為,在擴容不繼續失控的情況下,年內5個月中,千五-千七的震蕩箱體將繼續得以維系,投資者既不可過于樂觀,也不必過于悲觀。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