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正文
 

權證歸位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5日 14:17 《環球財經》雜志

  黃湘源/文

  權證的“重出江湖”,無非是國有股最大的大股東少支付或不支付對價的權宜之計。但當權證有幸 “新老劃斷”成為兩種恢復再融資的基本對象之一,在現行的操作規則下,權宜之計的大行其道并不是可以按常理來加以想象的。

  由于被迫放棄對價要求的流通股東將“堤內損失堤外補”的期望轉移到了權證的身上,本身價值一文不名的權證反而具有了變廢為寶的神奇功能。不過,這不如說是對T+0這種“博傻”之交易方式的舊情復燃。目前,滬深兩市的權證數量雖然還不足香港的1/5,成交金額卻早已把號稱“全球第一”的香港甩了下來。在香港,3角錢的權證算得上是高價,而在滬深股市,權證不僅普遍在1元以上,最近還連續出現沖到3元4元甚至8元以上高位的權證,其價格比許多正股的價位還高。而這很大的程度上也正是拜T+0所賜。

  從根本上說,權證之所以風靡全球股市,就是因為它能像杠桿一樣,數倍提升相應的市場炒作價值。問題在于香港權證的火爆和作為股改權宜之計的滬深權證的瘋狂并不完全是一回事。香港的權證市場除了普通的認購及認沽證外,還有各種不同種類的特種股權證,包括鎖定回報證、平均回報證、派息證、跨價證、定點證、到期啟動證、窗口定界證及一籃子股權證等。無論那種權證,都沒有改變其作為備兌工具的基本的性質。這一點跟滬深股市作為權宜之計的單一股改權證特別是同解決非流通股流通權的股改宗旨大相徑庭的認沽權證有著本質的區別。香港的權證市場盡管十分火爆,平均有70-80%的香港衍生權證會在單日內轉手,而且50%成交也往往集中在匯豐控股以及和黃等少數

股票的權證上,但香港權證市場的權證日成交金額一般為占股市總成交額的10%—20%,即使在被稱為“輪災”的去年8月,最大日成交金額也不過75億港元,因而在一般情況下無須有加劇大盤波動之虞,而滬深股市的股改權證單日成交金額迄今已經五次超過百億元,并一度超過股市總成交額,以至于竟然需要被清理出總成交金額的隨機顯示屏,以免授人以沖擊大盤之口實。

  此外,在香港市場上,不同發行商針對同一正股發行的權證數可以多至數十只之多,但即使所有條款都一致,權證代碼也不一樣。這樣做的主要好處是投資者可以針對不同發行商的資質和行為模式進行鑒別。而在內地的權證創設制度下,不同券商可以用同一代碼各自創設權證,權證創設者的利益和風險也是不對稱的。事實上,權證創設不僅沒有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反而成了向券商輸送利益的又一特殊渠道。

  權證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都只是機構大戶的尋租工具,而不可能成為一般散戶投資者“芝麻開門”的賺錢捷徑。即使是津津樂道于“全球第一”的香港市場當局也并沒有忘記按照一般的市場邏輯來對權證的缺陷進行檢討和反思。有關方面制止了某些證券機構為獲得高額傭金而肆意做高成交的不正當行為,最近,還將推出比權證價格變動更貼近掛鉤資產變動的牛熊證產品,它具有更高的價格透明度,如果掛鉤資產價格觸及收回價將立刻強制收回。而在滬深股市,盡管目前幾乎所有權證的含金量其實并非來自發行人的樂善好施,而純屬權證交易參與者的自我贊助,但這并未妨礙其在有色眼鏡誤導之下所演繹的最后的瘋狂。這簡直讓人不可思議。

  無論如何,作為股改權宜之計的權證終究只是一定歷史時期的階段性產物。我們注意到,在最近正式公布的《上市公司發行證券管理辦法》中,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提法:“發行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這無疑將使權證的市場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還權證以基礎性金融衍生產品和金融工具的本來面目。

  目前,期待的耳朵不是已經可以聽得見權證回歸市場本位的腳步聲了嗎?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