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正文
 

新交易規則實施 引領市場進入新創富時代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3日 11:48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銀河證券深圳總部研究中心張建軍

  期待已久的滬深證券交易所新《交易規則》今日起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新《交易規則》由兩個交易所分別制定,體現了兩個交易所上市證券交易的特點、方式等存在的差異性,有利于發揮各自的特色和優勢。新《交易規則》的實施,將對市場的各個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新規則適應市場發展趨勢

  本次滬深交易所在一些主要的交易方式、交易手段上作出重大修改,是適應我國證券市場快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深交所推出中小企業板、上交所推出上證50ETF等創新產品后,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原《交易規則》部分內容已明顯不適應市場的要求。新規則對舊規則中不合時宜的部分條款作了修訂,同時在交易機制、訂單模式、信息披露、漲跌幅制度、股票停復牌等方面均進行了修改,并為產品創新、做空機制、新交易模式、融資渠道等領域預留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快速擴張,金融市場國際化趨勢的日益逼近,舊《交易規則》與新產品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兩所適時推出新《交易規則》,正是承接股改收尾和開創全流通新時代的承前啟后之舉。

  在新《交易規則》中,上交所在10個方面進行了創新,深交所則在5個方面進行了創新,突出改善了在集合競價申報、買賣申報、無漲跌幅限制品種漲跌幅比例限制等日常交易最常用的技術細節,健全了投資者關心的交易信息公開披露制度,完善了停復牌、臨時停市和異常波動停牌、異常交易監管等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措施。

  特別令市場感到振奮的是,新《交易規則》中在做空機制、融資融券方面預留了想象空間。在國際市場上流行多年、對活躍市場起極大促進作用的做空機制及融資融券由于其管理難度高和風險放大效應,在我國證券市場中雖經多方大力推動卻一直進展緩慢。隨著股改進入收官階段,新老劃斷步入全流通時代,順應金融業全面開放的穩步推進,相關配套政策的推出已刻不容緩。新《交易規則》的適時實施,突顯管理層發展資本市場決心,駕馭、管理資本市場的能力和信心。

  我國證券市場經過20世紀末牛市和21世紀熊市的洗禮,在較短的時間內走過了西方主要國家股市相似的歷程,正逐步走向規范化、國際化,新修訂的《證券法》、《公司法》奠定了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基礎,新《交易規則》的修訂則加快了與國際接軌的進程。

  新規則帶來新機會

  新《交易規則》不但為股市長遠發展戰略鋪路,也為實時交易提供豐富的手段。

  對于中小散戶而言,新交易制度在信息披露、維護公平交易等方面細化了條款,可操作性明顯增強,把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落到了實處。而新增加的一些交易手段,如先期執行的兩種市價申報模式,對于資金量不大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比較容易實現最優價格全額成交。對無漲跌幅限制品種規定了集合競價申報、連續競價申報的漲跌幅限制則在規則上控制了風險。

  對于大戶、機構而言,新交易規則除了豐富交易手段之外,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交易機會。如市價委托的五種申報方式,在ETF瞬間套利行為中的可操作性更強,能產生更多的交易機會;而在漲跌停板線附近和無漲跌幅限制品種上的操作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不同的交易手段,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實現利潤或控制風險。

  事實上,新《交易規則》最令市場期待的還是產品創新、做空機制和融資融券等新政。一旦這些措施全面推出,將使市場交易行為產生深刻的變化:產品創新可以不斷豐富交易品種和增加交易機會,做空機制將徹底改變只有上漲才能贏利的單邊模式,融資融券則是活躍交易、擴張市場的有效手段。股改基本完成,新股恢復發行,市場資金、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迫切需要相適應的交易規則。全流通時代的來臨,國家核心產業的大型企業陸續加盟,將使中國股市再次迎來新的高速發展時期。因此,無論是市場發展進程還是在技術準備上,推出這些措施的條件都已趨于成熟。

  新規則的推出不但在現實上起到活躍市場、增加交易機會的作用,而且由于本次規則的修訂帶有突破性,將會新的催生新的投資理念和機會;我們認為,若T+0回轉交易、做市商制度、做空機制和融資融券等制度逐漸實施,市場的贏利模式將會出現較大的改變,投資者也要因應市場變化,轉換觀念,抓住新規則帶來的新機會。

  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到現階段,在國內、國際金融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全球資本過剩、資金流動性泛濫的大環境下,面臨著極佳的發展機遇,特別是一年多以來的股改已經讓中國股市逐步擺脫沉重的枷鎖,振翅欲飛。股市持續升溫,大量資金涌入,市場容量不斷擴大,交易制度不健全、交易方式相對滯后已成為制約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的一個瓶頸,新《證券法》、新《公司法》實施后,新《交易規則》的推出正當其時,將有力地推動證券市場走上新的臺階。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