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正文
 

國家應掌控裝備制造業命脈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3日 00:0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鄧聿文

  上周,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今后若干年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目標、任務、重點、途徑以及政策支持等。可以說,《若干意見》的出臺,必將對加快提高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水平,提高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保障我國的經濟安全,起到無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若干意見》一個最引人矚目之處,就是針對跨國公司的并購行為,提出了一個規范意見。去 年以來特別是近期,由外資在裝備制造業中的連串并購行為和所謂的“斬首行動”引發的產業安全,引起了業界和政府的高度關注和討論。《若干意見》提出:鼓勵社會資金特別是大型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以并購、參股等多種方式參與國有裝備制造企業的改革和不良資產的處置。對在重大技術裝備制造領域具有關鍵作用的裝備制造骨干企業,要在保證國家控制能力和主導權的基礎上,支持其進行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的重組。大型重點骨干裝備制造企業控股權向外資轉讓時應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意見。這些規定將有效阻斷地方政府隨意出售裝備制造企業給外資。

  鑒于裝備制造業面寬、門類多、品種復雜的特點,其龍頭企業比其他工業行業要多得多。經過機構改革后,該行業的絕大多數龍頭企業都歸地方政府管轄,但由于很多企業的效益不是很好,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資”的政績考慮,對跨國公司并購龍頭企業采取十分積極的態度,甚至通過行政手段強行推動。于是,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紛紛“淪陷”,成為外資全球產業鏈的一個環節。由此,也反映出中央政府正在喪失規劃中國工業發展的能力。

  至于如何發展裝備制造業,首先,必須大力加強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調控力度。主管部門應有一個發展裝備制造業的長期規劃,撥出專項資金,建立專門管理機構,強化扶持政策。中國裝備制造業須走自主創新之路,因為實踐證明,以市場換技術只會使中國企業陷入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的怪圈。

  其次,一定要著手建立審核外資并購中國企業的程序和規則,把個別企業的并購案置于行業發展的戰略視角下考慮。目前跨國公司在中國進行收購活動有三個基本點:必須控股、對方必須是行業龍頭企業、未來收益必須超過15%。跨國公司的戰略就是以資本運作方式,“吃定”中國各行業的龍頭企業,進而打造自己的全球產業鏈和實現對中國市場的壟斷。此次《若干意見》使審核外資并購裝備制造企業有了一個依據,今后應該加快金融等其他重要行業的外資進入審核機制的建設。

  一國裝備制造工業的發展程度,是國家工業和科技水平的標志。在強調國家必須掌控裝備制造業的同時,我們也要防止兩種傾向:

  一是保證國家對裝備制造業的控制能力和主導權并不必然就意味著國有企業一統天下。但國家控制不等于國企來控制,完全而且也應該允許民營企業的進入。為此,我們需要克服國企賣給民企一定就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觀點。民營資本參股或控股裝備企業后,一定程度上能夠改變由地方政府一手主導引進外資、“強迫靚女先嫁”的局面。而且,由于利益主體明確,還可減少中國企業在合資中遭受的種種損害。

  二是加強國家對裝備制造業的調控不等于強化政府對企業的直接管理。調控只是宏觀層面的規劃、指導、政策制定,企業的微觀經營行為政府不能干預。但目前,許多地方政府習慣而且樂意在微觀層面直接干涉企業的經營行為,尤其是對于國有控股公司或國有企業的合資、招商引資、境外并購,政府的一些職能部門要么直接操辦,要么行政干涉。政府如果是國有資產的出資者代表,可以國有股東的身份在股東會層面行使權力,而不是直接干涉或介入企業的運營。對于國有資本控股、國有資本參股的公司,政府與公司之間的關系是以產權紐帶維系的,更不能介入企業的經營。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