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請經濟學家心系百姓胸懷民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1日 05:43 中國證券報 | |||||||||
熱點評議 最近,吳敬璉的“全民低保”言論備受網友激賞,被贊譽為“有良心的經濟學家”,敢說真話,敢為百姓鼓與呼。而此前有經濟學家聲稱:“替百姓說話不是從事經濟研究人員必然的義務或者使命。”此論甫出,公眾抨擊不斷。同是經濟學家,為何遭遇迥異?一言以蔽之,就在于前者是心系百姓、胸懷民瘼,后者則反其道而行之,刻意疏遠百姓。
西方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在《經濟學和政治學中的看不見的手》中說道,經濟學作為社會啟蒙的科學,正是通過與公眾的溝通和滲透而影響到“公共觀點”,從而對公共決策和集體行為施加深刻的影響。孤芳自賞的經濟學家只會漠視民意,與財團結盟的經濟學家只會為權貴鼓唇吶喊。“為什么我的眼里滿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具有這樣情懷的經濟學家才會哀民生之多艱,進而利用話語權和建言權,為老百姓上下呼告。 經濟學家當然有發表公共言論的權利,但不能背離事實;也可以不為百姓說話,但不能讓百姓為他們不負責任的言論買單。有媒體曾刊文認為:“對效率的無限推崇使得主流經濟學在相當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忽視了公平。在大眾看來,主流經濟學提倡一種嫌貧愛富的邏輯,似乎總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的立場上。”目無百姓的經濟學家,只能被百姓報以不屑。 學者孫立平說:中國已經進入利益博弈時代。但是,那些老實巴交的農民,那些靠出售體力為生的民工,以及數以億計的“沉默的大多數”,顯然是沒有博弈能力的。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的主動體恤,也需要有良知的學者為之代言,那些握有話語權的經濟學家更應該義不容辭。有的經濟學家常常自我辯護:“學者不是民意代表,不應該迎合任何人。”察納民意、尊重民意不是迎合,和底層百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也不是迎合,這是學者基本的素養,也是高貴的品質。 “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饑凍聲。”這句古詩為何能穿越時空、被人不停吟誦?因為它表達出了濃厚的民本情懷。牽動億萬人心的“十一五”規劃,最大的亮點之一即是 “效率與公平并重”和“更加注重公平”。全民低保他日若能實踐開來,勢必彰顯公平,讓更多人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吳敬璉的一席話映射出拳拳的赤子之心,體現了一個學者的民本情懷,也為其他經濟學家樹立了良心標桿。(文/王石川)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