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下半年滬綜指可達1800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6日 07:10 揚子晚報 | |||||||||
申銀萬國半年度策略認為,下半年波動區間:1500-1800。 申萬研究所所長陳曉升認為,一個全新的資本市場的初步繁榮,來源于股改等制度變革大勢已定的預期所引發的信心,來源于宏觀和微觀好于預期的表現,來源于流動性泛濫拉低了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的水平。
提升股票及基金資產配置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認為,自上而下的基本面和流動性驅動,自下而上的資產供求與估值,是進行統一資產比較的配置平臺。當前的資產配置著眼點包括三大驅動,即基本面驅動(經濟高增長、通脹壓力加大、業績趨升有利于權益類資產,不利于固定收益類資產)、流動性驅動(貨幣增長高于資產增長)、國際驅動(中國資產地位提高和貨幣升值)。 經濟快速增長帶動的企業成長,資本市場大發展帶動的資產擴張,金融體系開放所帶動的中國資產地位提升,這些因素使得中國資產的選擇包括A股、H股、紅籌,這些都將進入投資者視野,特別是具有壟斷資源+中國優勢的那些品種。中國資產進入全球配置體系,國際、區域和國內因素將共同對資產價格產生影響;估值和增長所體現的資產比較優勢,是資金供給的決定力量。 從上半年的情況看,權益類資產表現明顯好于固定收益類資產,以基金為代表的組合品種,其風險收益比強于整體市場。對于下半年,申萬認為可關注股票資產的結構優化,以及封閉式基金的制度創新,資產配置的建議是降低債券配置,提升股票和封閉式基金配置。 業績增長預期帶來上漲動力 資金泛濫很難完全解釋A股的上漲,上漲動力更多來自業績增長預期。在大股東股份獲得流通權、管理層獲得股權、股份稀釋、逐漸形成控制權市場、市值考核機制逐步引入的過程中,業績增長的提升空間巨大。目前的擔心主要來自經濟回落。經濟回落無疑會降低企業盈利能力,但經濟周期變動的新特點將使得經濟回落的影響有限,而經營制度變化、增長方式轉型、人民幣升值則為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開辟了新的空間。 股市的持續繁榮離不開企業盈利能力的穩定增長。從經濟周期的角度看,經濟周期性調整將使得企業總資產收益率下降,但考慮到經濟周期波動的平坦化,企業總資產收益率將比以前更穩定。中國正在發生的或即將發生的制度變革,將使得企業盈利能力明顯提升,包括經營者能動性的提高、稅制改革帶來的企業稅負減輕、人民幣升值以及增長方式轉型。 綜合考慮,申萬認為未來企業總資產收益率仍能保持在5%左右的較高水平。數據分析顯示,行業利潤超額增幅及變化趨勢對研判行業相對市場表現有重要指導意義,1-4月市場表現好的多數為一季報業績增幅大的行業。申萬重點公司的股價指數走勢與其業績增速走勢大致吻合,此輪行情有基本面因素,剔除鋼鐵、石化和航空,其余280家重點公司2006一季報、半年報、年報平均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4.2%、17.8%和35.3%,回升明顯。一般認為股改、整體上市、IPO等都將對業績形成拉升,申萬預測如果公司中有50%實行整體上市或資產注入,每家業績平均提升40%,那么整體上市和資產注入將提升整體業績4.8個百分點;稅制改革將提升業績6個百分點。假定仍未股改公司有12%結合資產重組來股改,股改后ROE達到市場平均水平,那么將提升整體業績3.0個百分點。 此外,投資相對高速增長使投資相關類周期性行業提前見底,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促進增強正成為可能,長期看好的行業包括消費服務、先進制造和銀行地產。 消費及相關服務中,關注毛利率穩定下的持續增長(如葡萄酒、乳品和肉制品行業)、具有定價能力(如白酒、品牌中藥、商業連鎖、酒店景點等)。 先進制造業是政策強力推動的受益者,并且未來的銷售收入將呈現高速增長。代表行業有專用設備、通訊設備、電氣設備、元器件、計算機、新材料。 股指波動區間為1500-1800點 申萬研究所認為,長期牛市的基礎來自業績增長。制度變革推動業績跳躍,成為A股未來6-12個月牛市的重要動力,它和升值一起成為A股的“中國特色”,近期的調整不會改變向上趨勢。在行業選擇上,堅持成長風格,以持續、可預期的增長率看待估值水平,關注 “大象”特別是那些大行業中的大市值股票。 在A股與H股互動的情形中,市值、公司代表性決定了境內、香港誰可以決定哪個行業的估值標準。A股中的金融、信息、采掘、能源、有色的估值向香港靠攏;而農業、輕工、醫藥、電器、鋼鐵、食品飲料、機械,由A股決定估值標準。 對于股指的運行,申萬認為,下半年指數波動核心區間在1500-1800點。鋼鐵、建材、機械、汽車、銀行盈利預期上升,可以要求更高PE;而元器件、信息設備、家用電器、輕工制造盈利預期在下滑,合理PE相應下滑。 2006年的中國與1982年的日本有著驚人相似的金融環境,推動牛市的動力不只有升值。目前市場中,幣值在牛市中的作用還沒有顯現,推動牛市的最大動力來自增長,而不是“重估”。戰略性買入“消費服務”,著眼升值期間伴隨的產業結構調整,買入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出口行業。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