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銅多頭伺機反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3日 05:43 中國證券報 | |||||||||
金龍銅管 陸承紅 從目前情況來看,銅市長線控盤主力多頭資金沒有離場,它們依然在利用庫存、注銷倉單等手段維持著多頭人氣。不過,它們需要對抗的是國際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加息會導致債市收益率提高、經濟增長放緩,引發商品指數資金清場。
進口貿易商陷入困境 隨著倫敦銅破位7250美元,一方面前期國內空頭加大了打壓力度,同時“多殺多”局面使國內價格連續跌停,跌幅大于倫敦,進口通道被加大的虧損打斷。今年1-4月,精銅進口貿易虧損在每噸2000元左右。在這樣貿易環境下,1-4月精銅進口受阻。5月初上海期銅因資金作用出現短暫快速回升,針對3個月遠期的進口出現盈利。但這樣的狀況只維持了幾天,貿易進口環境再次惡化。 內外兩地比價已經達到很低程度,星期一收盤時,期銅主力9月內外比價為8.5,這個數字已經和去年國儲拍賣銅的時候大致相當。不過考慮到目前人民幣匯率較去年12月有大約1%的升值表現,當前比價中樞應該比去年12月下移0.1左右,因此比價數值扭曲還沒有達到去年地步。但是如果還原成差價情況來看,去年12月初一般貿易進口的虧損為5500元,而現在最多時候虧損達到近9000元,顯然這個每噸虧損數值更為直接體現出今年貿易方面的扭曲程度超過了去年。在這種背景下,上半年中國凈進口精銅數字肯定將創下2002年以來低點。 空方主力趁機加力 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混雜的,本來現貨市場上消費由于高價就已經有點疲乏,而再度傳出國儲銅入市消息后,現貨市場就連續出現大幅度貼水。雖然未見有實質性放貨痕跡,但是這種朦朧預期反而導致一些現貨供應商壓低價格競相出貨。 國家有關部門已經明文規定,國家儲備物資將嚴禁進入期貨市場,除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使得國儲還在倫敦期貨市場進行實物交割外,國儲利用國內期貨市場拋貨的通道已經被政策切斷。根據一些市場信息,國儲銅投放很可能是通過一些貿易商在現貨市場上的貿易通道進行消化,而與此相關的幾大經紀公司在期貨市場的空頭頭寸,應該是和此相關的保值賣出行為。當然整個事件執行必然會透露出一定信息,這也成為部分投機空頭打壓的根據。正如5月中旬多頭力量盡情碾壓空方,比價快速走高形成了貿易盈利一樣。伴隨著倫敦跌落,在多方無心防守情況下,空頭力量打壓主導了比價扭曲行情的發展。 這段時間,消費者面對賣方寬松的出價,表現得氣定若閑。只是由于最近價格大幅下滑,這種貼水才開始平緩或者有所消失。但是一旦價格重新走高,貼水就馬上出現,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需求面疲軟。 國內供需出現變化 處于這樣一種價格扭曲中,各大煉廠經營壓力開始顯現。選擇加工出口成為減輕壓力的首選,預計本月精銅出口將會增加。隨著國家有關部門對TC/RC設置軟關卡,銅精礦聯合采購小組不知道能否如愿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這又將成為繼鐵礦石談判之后出現的關于原材料定價方面的一大對抗。也許在現貨銅精礦招標中,國際銅礦商采用了一些不光彩行為來壓低價格。不過自去年以來中國不斷擴大精銅生產能力,已經把談判優勢拱手讓給了對方。如果真的按照自己的設想參與談判,減產就成為必然。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5月銅材產量為47.8萬噸,僅比去年5月多出2.3萬噸。而4月份銅材產量52.6萬噸卻高出去年同期9萬噸。另外去年的銅材產量高峰在4-6月份,每個月都很平衡,7月份才出現下滑;而今年5月產量就已經出現下滑,需求增長力度開始減弱。 總結國內下半年可能出現的供需狀況,一是國內庫存在7、8月消費淡季依然會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數量。因為此時冶煉廠將依然根據年度計劃進行生產,進口數量雖然不大,但是需求此時處于低檔。二是TC/RC合同談判中煉廠將不得不接受礦產商要求,在后續時間段,煉廠消耗完精礦庫存后,產量將出現下降,國內精銅庫存在需求開始回升狀況下被逐漸消化。三是國外長單轉售,利用國內銅生產進行銅材(主要是銅管和銅箔等)的一般貿易出口又會出現,比價出現恢復。 資金流向是關鍵 當然中國與倫敦銅比價變化,依然無法更改全球銅價的實際運行。目前倫敦持倉量顯示資金已經出現了部分流失,2季度起新增倉位數量已經全數清場。從持倉演變過程看,8000高位上空方除了止損外幾乎沒有出現打壓力量;在行情下跌過程中,不論是多頭抑或是空頭均在平倉離場。一方面有一些多頭資金出現兌現盈利情況,而另一方面長期被套的空方資金在調整到目前價位后也在積極出局。 綜觀后市發展,資金流向依然是關鍵。多頭方面希望維系住場內留存資金,并能夠得到3季度資金加盟;而空方目前還沒有出現加力打壓痕跡,它們希望資金向場外流轉,這會動搖多頭的根據地。而單個商品市場不同于股市及匯市,由于基本面供需因素以及倉位的集中度,倫銅依然會在局部階段形成擠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