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券商集萃 > 正文
 

渤海證券:六月維持高位震蕩走勢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1日 00:32 中國證券報

渤海證券:六月維持高位震蕩走勢

  渤海證券研究所

  雖然從中期看,市場仍具有上漲動力,但經過近半年的上漲,大盤已積累了相當大的漲幅,而從時間上看,目前的調整尚不夠充分,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我們認為大盤在6月份仍將維持目前高位震蕩的走勢,上漲幅度不會太大,但下跌空間也將比較有限,更多的機會將是結構性的。

  宏觀調控基本與預期一致

  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所顯示的可能再度出現的過熱跡象,使得宏觀調控政策在4月下旬逐個推出。對于房地產、電解鋁、水泥等部分行業的結構性調控,以及提高貸款利率0.27個百分點的信貸政策,相對都屬于溫和調控,是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的。從中長期看,適度有效的宏觀調控有利于實體經濟持續建康發展。

  進一步的

宏觀調控政策將會視未來經濟運行情況,與剛實施的調控政策效果而定,預計短期內推出的可能性較小,而這將有利于穩定市場的心理預期。

  上市公司業績有望回升

  從上市公司基本面情況看,2005年年報和2006年一季報數據顯示:A股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出現下降,這是已經被市場所預期到的。但我們認為,一季度可能將是A股公司盈利情況的“底部”,未來上市公司尤其是龍頭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可能會明顯恢復。其中建材、汽車及其零部件、機械設備、通信、家電、電力、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盈利能力可能將見底回升,而銀行、房地產、零售、食品飲料、有色、醫藥、電信服務等行業盈利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全年增長甚至有可能超過市場預期。

  進一步說,我們仍認為,上市公司業績改善的預期對于市場上漲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估值水平仍在合理區間

  在剔除了虧損股與微利股(EPS<0.1元)之后,目前市場的流通股本加權平均市盈率為20.35倍,仍處于合理區間。雖然自去年12月6日行情啟動以來,市場在半年時間里漲幅已超過50%,但從時間上看,目前的估值水平仍處于10年來的相對低位。這不僅得益于近年來市場中上市公司結構以及總體盈利水平的改善,并且股改“對價”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1999年6月末與2004年2月末,市場指數在相同位置時的市盈率分別為42.06倍和30.31倍,而目前市盈率僅有20.35倍,通過簡單比較可以發現,從估值角度看,本輪上漲總體仍是健康的,并不存在市場擔憂的所謂泡沫。

  從市盈率的國際市場比較看,雖然兩地上市的A股較H股的溢價水平比照4月末有較大幅度上升,相比較高的溢價率,可能對市場的快速上漲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IPO開閘短期負面影響逐漸消除

  繼《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公布之后,中工國際奪得新老劃斷后IPO的第一單,這也標志著股改以來的證券市場進入了嶄新階段。中工國際IPO公告后,市場止住了兩天的下跌,繼而穩步上漲,新IPO的不確定性正在逐漸消除,其對二級市場的資金抽離效應,由于發行規模很小而較預期要小得多。

  從目前情況看,新IPO對市場的主要中期影響在于:一是市場對于發行節奏與規模能否形成穩定預期;二是新股定價水平對于市場估值的影響。IPO的節奏與規模的不確定性,將會較其真正的資金需求更容易對市場形成壓力,如果市場對此在一段時期內能夠形成穩定預期,將會有利于行情延伸。新股定價水平的高低對市場的影響,更多將是結構性的,目前相對估值較高的行業股票可能受到更大沖擊。

  過剩流動性短期難以收縮

  在宏觀經濟回落、上市公司業績下滑的背景下展開的本輪行情,實際上帶有明顯的資金推動特征。五月份滬市連續創出開市以來的成交量新高,1500點上方每日新開戶數大幅增加,基金火爆發行,這些都顯示市場資金供應依然充裕。

  經濟中過剩的流動性實則是近期股市、期市、樓市共同上漲的重要原因,而目前流動性泛濫主要是

人民幣升值預期與全球流動性泛濫共同作用的結果。近期央行提高貸款利率的溫和調控措施,更多是一種信號意義,難以對流動性過剩起到抑制作用。而人民幣升值則將會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其對熱錢的吸引力也會比較持久。過剩的流動性短期內難以收縮,使得股市的外圍資金依舊充裕。

  從操作策略上,6月我們建議關注自主創新主題、防御性主題、人民幣升值主題以及整體上市主題。除此以外,我們要注意部分周期型行業見底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如鋼鐵、汽車等行業開始出現一些積極信號,會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