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票據承兌費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2日 05:48 中國證券報 | |||||||||
中信銀行上海分行 趙慈拉 去年以來商業銀行的票據業務大幅度增長。根據央行去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顯示,去年年底已簽發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金額高達1.96萬億元。筆者認為,目前票據業務需求超常性地增長,關鍵在于票據承兌費率過低。
收益與風險不成比例 因去年年底已貼現金額1.38萬億元中,約三分之一為商業承兌匯票貼現額,故假定已貼現銀行承兌匯票金額為0.96萬億元,那么仍有約1萬億元尚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以票據貨幣的形態處于市場流通中。這部分尚未列在M2廣義貨幣供應量中的虛擬貨幣,大大增強了市場流動性。 承兌是一種信用產品,其風險收益是通過提供信用的價格———承兌費率來體現,現行的銀行承兌費率實行央行定價管理,按照結算手續費0.5%。的比例收取。過于低廉的銀票承兌費率完全不能覆蓋正常的風險損失,反而從負面激發了客戶對該項業務的需求,而商業銀行通過承兌可以吸收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存款,也刺激了承兌業務近年來大幅度地增長,由此隱含在承兌上的信用風險也已開始凸現。 據央行統計,2005年1~9月城市商業銀行發生的銀票承兌墊款額為同期承兌手續費收入的5倍,從信用不良率來看僅為0.25%,當屬正常;但從風險收益與風險損失比率來看,卻是風險損失數倍于風險收益。 改革票據利率體系 票據利率體系包括銀行承兌費率、貼現利率、轉貼現利率和再貼現利率。現行的票據利率體系未能體現收益與風險相匹配的原則。 首先,提高銀行承兌費率,實行下限管理。銀行承兌作為一項非資產類的表外業務,雖然無需占用資金,但卻承擔了票據業務鏈中的所有信用風險。 按照銀監會頒發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的規定,銀行承兌的資產風險權重等同于貸款。因此,必須引入風險定價機制,使銀行承兌的風險收益率能夠覆蓋違約風險率。即它的風險收益率應在按財務規定最低標準提取的一般撥備率(1%)之上。銀行承兌費率可以在央行定價的基礎上,對風險敞口的承兌費率實行不得低于1%的下限管理,對保證金項下的承兌仍按結算手續費0.5%。的比例收取。 其次,貼現利率取消下限管理,實行市場化。銀票貼現和轉貼現都能獲取低風險收益,在轉貼現資金的支持下,貼現無需占用長期資金,使兩者形成一定的互補性,收益率也會趨近。 目前貼現票據中90%以上為銀行承兌匯票,銀票信用等級相對短期融資券的級別為高,因此在提高銀行承兌費率(票據融資成本)的同時,對貼現利率取消下限管理實行市場化將是完全可行的。 未貼現余額應計入M2 銀行承兌匯票由于具有很強的支付轉讓功能和流動性,每張銀行承兌匯票的轉讓次數平均已達4次以上。同時銀行承兌匯票作為融資工具,以其低成本的優勢對短期貸款產生擠出效應,即銀行承兌匯票的簽發會相應減少對短期貸款的需求。因此不應忽略銀行承兌匯票對貸款的替代性和強相關性。 銀行承兌匯票以其準貨幣的作用和快速增長的規模,已對央行貨幣政策和企業間接融資的結構,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雖然經貼現后的銀行承兌匯票已體現為M1,但未經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亦具有較強支付轉讓功能的準貨幣性,其活躍性類同于M2中的企業定期存款,可隨時依據持票人的意愿經貼現后轉化為M1。筆者認為,將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余額納入廣義貨幣,能更準確地反映銀行承兌匯票快速增長背景下的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