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寬貨幣、寬信貸”正在顯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4日 05:34 中國證券報 | |||||||||
中信證券 陳濟軍 馬青 進入今年以來,貨幣信貸增長出現加快跡象。2月份M1增長12.4%,金融機構貸款增長13.4%,均比1月份加快;兩個月共放貸7000多億,一季度有可能突破萬億。從這種情況來看,前期“寬貨幣、緊信貸”的局面有演變成“寬貨幣、寬信貸”的跡象。顯然,這并不符合央行的調控目標,因此央行可能在近期加強收縮手段,降低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從而控制
銀行流動性過多導致信貸放寬 近幾個月,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始終不減。相應地,外匯儲備仍以很快的速度在繼續增加。2006年1月份外匯儲備增加約260億美元,其中,貿易順差95億美元、FDI45億美元,也就是說,在外匯儲備增加額中,超過一半可能與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有關。而由于外匯儲備的快速增加,央行以外匯占款形式向銀行體系提供的流動性繼續增強。為對沖外匯占款帶來的流動性增加,央行以發行央行票據等公開市場操作手段收回基礎貨幣。但公開市場操作不能完全對沖外匯占款帶來的流動性,長時間升值預期帶來的外匯儲備增加,所積累的流動性將越來越大。 同時,由于銀行改制已經取得了初步進展,銀行普遍看好行業景氣的上升前景,前期的惜貸行為有所改變,放貸的積極性提高。2006年前兩個月,新增貸款7148億元,同比多增3381億元,新增貸款已占到全年控制目標的29%。3月歷來是放貸多的月份,一季度新增貸款超過1萬億元的可能性很大。 央行的銀行家問卷調查結果也支持惜貸現象改變的判斷。2006年一季度,銀行業貸款需求景氣指數為65.1%,高于去年同期水平。65.2%的銀行反映貸款需求比上季度增長,規模越小的銀行,反映貸款需求增長的比重越高。農村商業銀行反映貸款增長的比重達73.7%,城市商業銀行71.3%,股份制銀行70.8%,國有商業銀行66.5%。 在惜貸現象改變的情況下,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很容易將原來“寬貨幣、緊信貸”的格局轉化為“寬貨幣、寬信貸”,全年新增貸款規模很容易突破2.5萬億的目標。這與央行穩健貨幣政策的調控方針顯然是相悖的。 寬信貸可能導致投資過熱 信貸的增加,需求方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固定資產投資。2005年下半年,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嚴格調控,包括信貸的控制,有所放松,中央項目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投資得到信貸資金的配合支持,掀起了一波投資反彈。而今年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增幅26.6%;而在需求拉動下,工業生產增長也保持在16.2%的較快水平。在目前的市場供需形勢下,如果投資項目還是進入工業領域,將進一步加劇生產能力的過剩,貸款質量很難得到保證。如果投資項目像目前的投資數據表明的那樣,傾斜在政府主導的一些非生產項目投資上,其經濟效益和投資回報相對較低,還貸的能力也需要慎重考察。 前期的寬松流動性因銀行惜貸,主要對資本市場、房地產等領域有影響,推升了債券、房地產的價格,對PPI、CPI的影響間接且較小。如果緊信貸變為寬信貸的趨勢繼續,流動性從債券、房地產等資本市場流域轉而流入實體經濟領域,其對經濟的影響從對資產價格泡沫的刺激轉而成為影響PPI、CPI的上揚因素。預防投資過熱、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肯定會進入央行調控考慮的范圍。因此,央行應該不會對目前的流動性過剩向信貸領域注入視而不見,而會采取適當的干預措施。 央行或將調整存款準備金率 對沖外匯占款的手段,近兩年主要是發行央行票據。在流動性主要集中在債券市場、票據市場時,發行央行票據能夠有效收回基礎貨幣。但在貸款吸引力增強、流動性開始向信貸注入的情況下,基礎貨幣的高能貨幣倍增作用就會更加突出,并且央行票據的吸引力減小,發行成本上升而收回基礎貨幣的能力受到限制。因此,引入更加有效的手段,加強對貨幣信貸的控制,避免過快增長,應該在央行的議事日程之內。從現狀來看,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 吳曉靈日前表示,看中央銀行的貨幣資金的松和緊,應該主要看其貨幣供應目標:M2是16%,還有年初制定的貸款投放總量目標,如果這種預測目標沒有發生改變,就不應該理解為央行的貨幣政策取向有改變。 吳曉靈同時表示,“近年來由于外匯資金的增加,各家銀行通過結售匯業務獲得了大量的人民幣頭寸,使銀行系統具備了極大的資產擴張能力”,“在保持貨幣政策穩定和中性的同時,人民銀行將綜合運用各項貨幣政策工具及其組合,將商業銀行的頭寸調控到適度的水平”。 盡管2005年也出現過貨幣供應量增長超過預期目標而并為收縮貨幣信貸的情況,但現在面對的是信貸增長也在加快,情況大大不同了,央行不能再放任不管。這就意味著,央行正在或已經考慮某種形式的收縮,并且不僅局限于公開市場操作。動用存款準備金率手段的考慮,顯然正在浮出水面。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