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正文
 

股市頻創價量新高 QFII造勢基金補血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6日 11:54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李佳 深圳報道

  被點燃的股市熱情不斷噴發。滬深指數及成交量屢創新高。4月5日,上證指數報收1340.16點,上漲10.36點,深成指上漲40.83點,收于3668.27,兩市成交量分別創出本輪行情的新高,滬市成交202.7億,深市成交133.4億,合計成交量突破336.1億元天量。

  截至4月5日,股指已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揚,大盤在突破千三大關后一路強勢上攻。

  市場的做多熱情開始充分釋放,而究竟是哪些消息烘托了這種氣氛?

  再創天量背后

  “目前已經不需要政策面的消息刺激了,股改大步前進就是最好的刺激。”一家基金公司副總兼投資總監告訴記者。

  4月5日,中國聯通(600050)公布股改方案,公司非流通股東同意向流通股東支付149500萬股,即每10股流通股獲付2.3股股份對價。而此前2個交易日,中國聯通已經停牌并宣布進入股改流程。

  截至這一消息發布,滬深兩市市值前十大公司中僅中國石化股改方案待出。

  “也就是說股改已經基本沒有懸念了,雖然中國石化的方案還是個未知數,但此前中石化對旗下四家子公司收購價格已經給了市場很好的預期,不管以哪種方式改,應該都不會差。現在大家已經不關心上市公司是否會股改,上市公司今后的業績問題、國際層面下的估值問題最為大家所關注。不股改的公司,基金可能以后碰也不會碰。”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另外,近期香港H股市場和內地A股市場在股價走勢上保持了從整體到行業的相關聯動。

  從最近4個月的統計來看,內地上證指數出現了約20%的累積漲幅;同期H股指數的累積漲幅為34%。從數月來H 股市場中各種行業板塊的表現情況來看,有色金屬、房地產、石油煤炭等行業的H 股股份是海外投資者的重點關注對象,同期此類A股股份在內地市場中的表現也明顯好于其它行業板塊。

  與股票市場的火爆相反,債券市場表現不盡人意,反而呈現出下跌趨勢,滬市企債指數更是演繹了七連陰格局。而權證市場近期也波瀾不驚,整體而言新權證表現強于老權證;不過,隨著權證創設制度的實施,權證的走勢也日趨理性。

  QFII造勢基金補血

  記者對上述投資總監的采訪不斷被其電話打斷,事后得知,這些來電均是來詢問該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凈值,欲申購基金的機構持有人。

  “保險公司又開始回來了。”該投資總監說。

  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一季度,持有人共從基金公司贖回了400億-500億元資金。“其中大部分為保險公司所為。他們就像商量好一樣,一窩蜂贖回。”

  “但是,在這波入市潮中,并不是保險資金的整體回流,也有部分保險公司進行了申購,或者將配置在固定收益率產品的資金轉移到股票基金上。非整體性回流也表示了保險資金對后市看法的分化,他們在1300點關口集體唱空,突破之后自然需要一定時間消化觀望。”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說。

  海富通基金市場總監姚綠綠分析說,從以往經驗看,在股市緩慢回暖的時候,機構持有人通過申購基金參與股市的情況及比例都比較高,而這波行情勢頭過于猛烈,真正敢大手筆入市的機構持有人目前應該還不是太多。

  雖然持幣觀望期待行情走穩的大資金大機構還有很多,但據記者采訪的結果,很多基金公司已經主動出擊,在股票倉位上補充了足夠的新鮮血液。

  相比之下,外資進入國內股市的步伐正在加快,2005年11月以后,管理層對QFII新增額度審批提速,截至2005年12月15日,QFII總額度達到53億美元左右。

  而據

證監會統計,從投資情況看,截止到2005年10月底,QFII累計匯入人民幣315億元(約38億美元),投資于
證券
資產285億元,占總資產比例約為90%。

  從QFII的操作手法上,在剛入市時較為謹慎,但進入2005年后QFII的表現相當積極,“逢低增倉”十分明顯,尤其是熱衷購買績優股與金屬、非金屬等資源類股票。

  QFII的長期造勢攻略以及活躍的買入策略、基金公司自2005年下半年樂此不疲的“買入”吆喝終于給股市帶來了強烈的效果。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