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大油畫拍賣公司關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5日 01:05 四川金融投資報 | |||||||||
日前,記者從前保利上海拍賣公司的執行總裁兼顧問洪平濤處得知,曾在前年、去年創下上海油畫業輝煌版圖的保利上海拍賣公司已經不復存在。而他本人也已加入杭州西泠拍賣公司,擔任油畫部主管。自兩年前拍賣業風生水起,大大小小的拍賣行一夜之間像爆米花一樣遍地開花;而關門的速度也絲毫不亞于開張的速度。但滬上最大的油畫拍賣公司,上海保利的停業足以引起一次不小的震動。洪平濤說離滬赴杭的原因是“西湖的景色誘人。”而背后的原因顯然沒有那么簡單。
經營不善?市場飽和?發生內訌? 擁有這樣一片江山和業績的拍賣公司竟然在無聲無息間就關閉了大門,究竟是何原因呢? 當記者第一次從洪平濤口中聽得“我不當洪總很久了”的時候就感到苗頭不對,而接過洪平濤的新名片,上面赫然印著“西泠”的大名,而且這一切都在雙方之間悄悄地進行著。 眾所皆知,拍賣行的投入成本很小,所以,在藝術品市場一片歡騰的局面下,拍賣公司一夜之間便像爆米花一樣處處開花。拿保利上海的經營業績來對照,說是經營不善,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從去年的秋拍來看,雖然有不少人據此預測今年的藝術品市場會出現崩盤的局面,但顯然這種擔憂的時間提早了。中國的經濟體系非常獨特,一種產業的迅猛提升到顛峰之后,滑坡的速度會很慢,很緩和。房產市場便是一個明證。在今年投資的兩大領域———房產、證券市場走勢尚不明晰的情況下,作為衍生互補產品的藝術品是不會滑得太傾斜的。 換種方式來講,如果今天關門的是拍賣成交額每場在幾百萬甚至幾十萬的蝦米公司,誰都不會感到奇怪。因為當市場走到必須整頓的時候,最常見的調控方式就是“大魚吃小魚”。但今天面臨的是一家成交額占了上海油畫市場半壁江山的主,而且油畫的走勢毫無疑問是會越來越好,逐漸和國畫平起平坐。市場飽和不會導致這樣一家具有如此實力的公司關閉。 留下了一塊大蛋糕? 在洪平濤關閉“保利上海”,赴杭加入西泠之后,留下了上海油畫拍賣的一塊大蛋糕。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采訪洪平濤時,他似乎顯得沒有太多的不舍。“杭州的輻射范圍足以囊括上海,包括上海的藏家和買家。”在洪平濤看來,他離滬赴杭的舉動會帶走上海一大批的西畫藏家和買家隨之赴杭。“現在不敢多說,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客戶會跟我走吧。”今年6月的西泠春拍上就會首開油畫專場,洪平濤透露約有200件左右的大件精品。據他分析,今后關注西泠油畫專場的客戶中上海的占30%,浙江30%,北京15%,港臺地區和其他地區客戶占15%。這和保利上海的客戶群相差不多。 “其實最關鍵的是我看到上海乃至全國地區的畫廊在2005年末、2006年初正以如夢初醒的恍然大悟態度飛速壯大了起來。而這個產業一旦醒來,其搶走的是一線藝術家和第一手作品,這是拍賣行無法與之競爭的。而這其中,油畫被侵占掉的比例會是最大。”在洪平濤看來,國畫的高價除了它本身的藝術價值之外還在于稀缺性和時間價值,這類具有時間概念的物品是拍賣行的真正支柱。“而油畫在中國發展的時間并不長,國外的珍貴油畫也不會輕易進到國內來,你什么時候看到過國外大師真跡出現在國內拍臺上?現在進入拍賣市場的油畫大多比較年輕,而這些相對年輕的藝術家的一級客戶應該是畫廊而不是拍賣行,拍賣行與之是無法競爭的。” 鐘新 相關鏈接 上海保利一直是掛著“廣東保利上海公司”的牌子。而洪平濤也一直是稱自己為“保利上海的執行顧問”。其實,“保利上海”是借了“廣東保利集團”的文化經營執照,卻獨立運作的拍賣機構。而“保利集團”下屬有包括文化經營公司、地產公司、貿易公司、物業公司等一系列分支機構。 在保利集團有意在上海成立拍賣分公司之后,洪平濤便接下了這塊業務。并且于2004年開始,以架上藝術作為主推,掀起了大陸的油畫熱潮。也在兩年之內把保利上海打造成了滬上最大的油畫拍賣公司,其在2005年的成交額是2004年的三倍多,成了在全國范圍內與北京瀚海、北京華辰、香港蘇富比可以同臺競技的西畫拍賣大戶。 在去年的秋拍上,作為滬上油畫拍賣的翹楚,保利上海推出了289件拍品,其中不少是相當值得稱道的佳作,獨占架上之作半壁魁首。而預展的時候,保利不僅一舉包下了靜安希爾頓的二樓全部場地,而且特意聘請了中央美院客座教授陸潔民作預展現場指導。這場被稱為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場油畫拍賣盛宴以671萬拍出了陳逸飛的《晨曦中的水鄉》,總成交額達到了7197萬元人民幣。 而在去年的秋拍場中,除了保利上海,其余滬上大型拍賣企業中,崇源的油畫專場成交額為4051萬元,敬華為2763萬元,朵云軒為2243萬元,上海嘉泰為2089萬元。可以看出,保利上海的油畫在滬上是獨樹一幟的,遙遙領先于其他拍賣行。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