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重組 內資與外資激烈逐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3日 10:31 經濟參考報 | |||||||||
近日,中國證監會公示了券商監管大限——10月31日。到10月底,對達不到常規監管要求的公司將實施市場退出。這意味著在未來7個月中,券商重組、注資和處置將加速。業內人士分析,留給問題券商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面對即將到來的生死大限,尤其是一些中小券商必須和時間賽跑。 券商處置加速
實際上,自去年下半年來,證監會對券商綜合治理加大力度。統計顯示,證監會已處置了19家高危券商。 而3月29日,證監會網站公告則稱,由于中期證券、健橋證券、航空證券、華林證券、天和證券五家券商未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限內上報符合要求的整改計劃,被暫停了證券賬戶開戶代理業務。同時被暫停的還有保薦、承銷、新業務的審批,以及各證券公司對分支機構的增設、收購、遷移、轉讓。 “以往從未出現過限制券商業務的情況。這足以讓各家證券公司陷入高度緊張之中。不過,這類券商數量不多且規模較小,因此對市場影響面應該不會太大。”一位業內人士說。 市場人士表示,對券商整改,以及解決好券商保證金、個人債務等歷史遺留的問題,將有利于證券市場的持續穩定發展,可以讓投資者的交易做得更加放心。同時,券商整改的最后期限是10月31日,也是為11月開始的券商融資融券業務打下基礎,這給創新類券商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諸侯逐鹿證券業 不過,就在證券行業面臨即將到來的生死大限,各路資金都對參股國內券商表現出了熱情。持續多年的低迷,讓中小券商很受傷,重組、并購、外資進入構成證券業的主旋律。 對于,未來中國證券行業的發展格局,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研究部總經理徐剛認為,從今年開始,中國證券行業的競爭環境將更為激烈。一方面,外資競爭的壓力在增大,另一方面,銀行混業的格局逐漸形成。中國資本市場將逐漸形成外資投行、國內商業銀行和本土證券機構三分天下的格局。 去年9月,國際投行大鱷瑞士銀行集團持股北京證券20%的方案正式獲得國務院的批準,瑞銀將成為重組后北京證券的第一大股東。這是外資首度獲準直接入股中國的證券公司。 其實,外資對于中國證券業早已不滿足于壁上觀了。2004年高盛通過承債方式控股成立高華證券,再成立高盛高華證券公司。 而近來,又有消息不斷傳出,遼寧證券、湘財證券也有外資凱覦。除此之外,法國里昂證券、摩根士丹利、美林集團、美國雷曼兄弟、匯豐銀行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等多家外資金融巨頭,也正在積極尋求國內的券商作為合資對象。 銀行系將成券商重組主力軍 積重難返的問題券商被托管或關閉,更多的中小券商則將通過積極重組或增資擴股獲得新生。這也給目前那些有實力的創新類券商通過托管收購,迅速擴大網點等提供了機會。 曾經在業內呼風喚雨的南方證券、華夏證券現已隕落,而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等老牌券商背負著壓力前行。 中信證券卻脫穎而出。2002年起,中信證券在業內一路擴張。在收購萬通、金通和華夏證券后,中信的營業部從40家激增到171家。從國際經驗來看,行業低潮期往往是業內并購的大好時機。同時,重組并購是券商做強、做大的有效途徑。 另外,2005年6月,中央匯金公司注資銀河證券拉開了券商重組的序幕。之后,申銀萬國(資訊 行情 論壇)、國泰君安等幾大證券公司的重組方案中都閃現“銀行系”的身影。到目前為止,通過中央匯金和建銀投資注資的券商名單,已經超出10家,這意味著中央匯金、建銀投資也將成為今后券商重組的主力軍。 (本報記者:史麗)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