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藝術品要耐得住寂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3日 00:13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
上海證券報 蘇濤 2006年3月18日,"故鄉組曲------羅中立個人作品展"在798大山子藝術區的山藝術·北京/林正藝術空間開幕,揭開了臺灣山藝術文化基金會進駐中國大陸的序幕。 山藝術文化基金會,1992年在臺灣高雄市成立,現在基金會典藏了6000多件中國、俄
林明哲進入收藏界是1980年的事,他收藏了臺灣本地第一代油畫家的一些作品。當時臺灣藝術品價位高、回報低的狀況使他有了投資臺灣以外藝術市場的想法,而當時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大陸成了他想一展身手的投資場所。 1986年,帶著對大陸藝術市場進行考察的心態,林明哲來到中國大陸。他一邊旅游一邊拜訪藝術家,結識了劉春華、艾軒、羅中立、李可染等一批當時大陸有名的藝術家。看到藝術家們的作品,林明哲堅定了投資中國現當代藝術品的想法,于是,他一口氣買走了近300件水墨作品。由此,他開始了對中國現當代藝術品的不間斷收藏。 說起自己這么多年的收藏心得,林明哲簡單地概括為"三步":選出自己中意的藝術家;大批量的買進或買斷藝術家的作品使藏品系統化;通過有計劃的展覽和宣傳提高藝術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此三步來實現藏品的保值和升值。 為了選出有潛力的藝術家,林明哲提出了四項標準:一、有民族性,就是要有自己的國家或地域的特色;二、有個人風格;三、有時代性,就是畫家的思維方式有時代變化而不是單純的題材變化;四、有繪畫性,就是要有一定水平的個人繪畫技巧。 滿足此四點的藝術品被林明哲大批買進,因為收藏的作品比較的系統,舉辦各種展覽變得簡便易行。從1986年收藏大陸的藝術品開始,林明哲就積極、有計劃地籌劃各種展覽:1989年策劃完成了大陸與臺灣間的第一個藝術交流展,之后又在臺灣和大陸各地以及德國、比利時、澳大利亞等地為大陸藝術家如羅中立、程叢林等人舉辦個展或主題展。1989至2004年之間,山藝術文教基金會以免收門票的公益性質,總共辦過80余次中國大陸藝術家的展覽,而且每次展覽還出版了展覽專輯和學術性的研究文章。借助多次的展覽和展覽專輯,藝術家的聲譽和影響力鵲起,藝術家的作品也是相應地幾倍、幾十倍的升值。 20年已過,經過一系列的展覽,當年的收藏已經得到了可觀的回報。現在,林明哲已經開始醞釀下一步的收藏,今年,山藝術基金會在北京建立山藝術·北京/林正藝術空間,為以后的收藏作準備。藝術空間的定位是發掘新的藝術家,而且把待選擇的藝術家定在20~25歲的未成名藝術家。 "未成名的‘天才藝術家’才有最大的升值空間。投資藝術品收藏要耐得住寂寞,短時間的投機行為不能得到大的回報。相信我們還會發現一批可以長遠投資的藝術精品。"林明哲對下一步投資滿懷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