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帝要融資 他也會找摩根士丹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1日 10:29 中國經營報 | |||||||||
編者的話:摩根、高盛、花旗、瑞銀……這些顯赫的名稱國人已耳熟能詳。且讓我們逐一翻閱它們的歷史,領略其今日輝煌的背后一面。 它有個綽號:“血緣、智能和金錢”公司;歷史上很長時間,如果它的客戶膽敢問津另一家公司,便會得到告誡:“去找其他機構吧!”它不僅僅是美國金融業的光榮,還代表著美國金融家甚至全球金融家的夢想。
為了得到參與中國工商銀行IPO(首次公開募資)承銷的機會,“搭載著全球投行界精英的私人飛機和商務航班紛紛在北京降落”。其中,“投行界最為關注的是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麥晉桁(John Mack)是否會在未來數日乘坐私人飛機抵達北京”。 投行業對摩根士丹利的關注,似乎已經成為多年的“習慣”。而探究這一“習慣”的所由來處,不得不回望摩根士丹利的歷史。 1935年以前的摩根財團,可能是世界上最可畏的金融聯合機構。這個財團是由美國銀行家喬治·皮博迪(George Peabody)1838年創辦于倫敦,后由摩根家族繼承,遷至紐約后聲名鵲起。西方金融歷史學家大多用摩根財團的歷史來講述現代金融業的崛起。 不過,1933年的“格拉絲—斯蒂格爾法案”瓦解了這個金融帝國。該法案在經營存貸款業務的商業銀行和發行股票、債券的投資銀行之間豎起了一道高墻。1935年,摩根財團分為J.P.摩根(商業銀行業務)和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業務)。摩根財團425名員工中有約400名繼續在J.P.摩根工作,只有20人出來組建了摩根士丹利。 當時的《紐約時報》說,摩根士丹利的開業典禮“實在不像新公司開張,倒像是任何一家老字號公司又一個星期的開始。”開業前一天晚上,公司準備了一張桌子存放賓客贈送的鮮花,第二天員工來上班時發現,200多種花籃擺滿了整個辦公室并延伸到外面的街道上。摩根士丹利的競爭者和華爾街的同僚用這種方式表達了他們的敬意。而開業第一周,公司就被卷入繁忙業務的漩渦之中,以至當一家大型公用設施公司董事長親自登門洽談融資事宜時,主要合伙人之一斯坦利不得不對他抱歉:“下星期再來吧! 這一年,美國資本市場異常繁榮,承銷量翻了四番。摩根士丹利全年總計接手了10億美元的發行業務,占當年全美市場業務量的24%以上。摩根士丹利借助老財團的客戶資源,迅速樹立了自己在投行界的霸主地位。 從1935年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任何兩個競爭對手的客戶加在一起也趕不上摩根士丹利。它的客戶名單中包括全球7大石油公司中的6個、美國10大公司中的7個。也是在這個時期,摩根士丹利的第一個廣告面世,畫面上是一道閃電刺破烏云,標題是“如果上帝要融資,他也會找摩根士丹利。” 今天,摩根士丹利占據了紐約?松髲B中的16層。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美國再次放松了對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的隔離監管,摩根士丹利也從純粹的投行開始向金融集團擴張。最受爭議的一次擴張是與零售經紀商添惠公司合并,更名為摩根士丹利添惠有限公司。從此以后,摩根業績不斷下滑,2005年跌入最低谷。股價也從上百美元一路下跌到30多美元。2005年甚至匯豐曾試圖收購它! 經過8年爭斗,來自添惠公司的裴熙亮(Philip Purcell)用盡各種手段,不斷清洗對自己不忠誠的人,但他還是輸了。曾經效力摩根士丹利30年之久的前“董事長接班人”——麥晉桁以勝利者的姿態回到摩根士丹利,并創造了去年第四財政季度收益增長49%,每股收益大大高于華爾街預期的輝煌業績,公司股價也回升到60美元。 在中國市場,一向壟斷大宗股票業務的摩根士丹利也當仁不讓。從中國人壽、中芯國際、中國石化、中國鋁業、中國外運、中海油田服務到最近的中國建設銀行的海外發行上市,無不有他的身影。但是,在內斗過程中,摩根的中國業務也受到不小沖擊——“中國電信”(0728.HK)2002年11月上市首日即跌破招股價,對其多年來珍視的業務聲譽造成相當損傷。 一種企業文化一旦成為一個市場的文化,它就會成為這個市場的脊梁。摩根士丹利的歷史生動地闡釋了這一規律。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