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熱錢”FDI化之憂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1日 05:43 中國證券報

  文/傅勇

  根據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數據,2005年FDI(外商直接投資)為603.25億美元,5年來首次下降;外匯局新近完成的外商直接投資統計額為824億美元,遠高于商務部的數字達220億美元。據稱,差距之大,歷史上還是首次,從而引起業界極大關注。

  如何看待統計上的這個巨大差異呢?

  首先的問題是,對于同一個經濟活動,兩家部門的統計結果為何出入甚大?顯然,這些所謂的FDI看來來路并不光明正大,否則就不會不經手商務部。其實,毋庸諱言,這些“身份不明”的FDI有相當大的部分是暗賭人民幣升值的“熱錢”。考慮到匯率問題的敏感性,這則篇幅不長的新聞引人矚目不足為奇。

  前些日子,人民幣兌美元自“匯改”后,已累計上升0.83%;與去年7月21日一次性重估的2%疊加,人民幣兌美元上漲幅度接近3%,達到

匯率改革以來的最高點。加之中國的持續順差和來自國際社會的各種壓力,市場對人民幣進一步升值抱有預期并推動“熱錢”進入國內也是符合“理性原則”的。實際上,去年年末,關于2月中下旬將會再次升值的傳言一度風生水起,這是“熱錢”急增的重要背景。

  不過,在筆者看來,更為值得注意的是“熱錢”流入方式的變化。此前,普遍認為,性質上屬于資本項目的“熱錢”,多是“喬裝”在經常項目下,特別是以外匯信貸、貿易融資等方式流入。而上述兩部門關于FDI數額統計的巨大差距表明,這種局面正在改變:有相當一部分的外資以虛假注冊的FDI的方式流入國內,這需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熱錢”FDI化顯然與中國的引資體制是分不開的。在吸引FDI這一指標上,中國近年來一直雄踞世界首位,而中國一年吸收的FDI就等于印度十幾年之和。隱藏在這種不同尋常的態勢背后的深層原因值得反思。

  人們注意到,為了追求經濟增長,各地方政府為在GDP增長的競爭中出人頭地而對招商引資展開激烈的競爭。在現行稅制下,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可以享受到稅收上的優惠,這使得東部地區更容易吸引外資,經濟會得到更快速發展。對于一些東部地區,外資已經成為經濟和財稅的支柱。近年來,國內各地對外資的爭奪愈演愈烈,近乎白熱化。

  顯然,這種引資體制為“熱錢”FDI化打開了方便之門。按照道理來說,我們希望引進的FDI是長期穩定性的投資,可是夾雜在其中的“熱錢”卻是帶有很強投機性質的短期游資。這必將對我國的實體經濟和匯率穩定帶來不穩定因素。

  扭轉這種“熱錢”FDI化的反常現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我國的投資體制。外資對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所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們不可能長期依賴外資來替代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目前,中國資金充裕,利率也處于較低位置,我們遠沒有必要在鼓勵投資的政策上對內外資企業厚此薄彼。其實,學者的定性定量分析大都表明,中國的吸引力來自低成本的勞動力和廣闊的市場以及近年來持續快速的經濟發展態勢而不是政策優惠。大規模引資還放大了地區差距,這與我國各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是背道而馳的。

  考慮到央行手里多了貨幣掉期工具,卷土重來的“熱錢”很有可能再度無功而返。然而,“熱錢”FDI化所折射出的中國在引資體制上的弊病則需要我們從長計議。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