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從價值創造看科技創新強國戰略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7日 03:38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上海證券報 主持人 鄒民生 陳劍立

  ◎張占斌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

  ◎方栓喜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

  編者按:

  溫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動情地說:"我國已進入必須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要把加快科技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科技創新不僅是技術上的進步,更是社會文明質量上的進步。科技創新可以創造更大、更持久的經濟與社會價值,這對中國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為此我們特請兩位專家從價值創造的角度來談科技創新問題。

  從價值創造看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支撐

  主持人:今年以來,科技創新問題再度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那么,能否從經濟價值創造的角度來分析一下科技創新對于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

  張占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持續了28年,制度變遷、技術發展和資本投入起了重要作用。但比較起來,企業的技術大多是引進的,雖然有模仿、有改進,但自主創新技術的貢獻程度還不高,特別是許多企業偏好"拿來主義"。應當說,在一定條件下,"拿來主義"也是一種實事求是,也不需要所有企業都進行科技創新。但如果我們長期不完成從注重引進到注重創新的歷史性轉變的話,作為大國的我國將來就可能受制于人,并還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我們的未來發展就得不到保證,和平崛起就難以實現。

  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M·索洛在分析經濟增長的因素時,用統計資料證明了技術進步對長期經濟增長的巨大作用。根據美國經濟學家肯德里克的實證研究,1929-1978年,美國生產率增長有40%是由于科技創新取得的。所以,現在人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國際經濟競爭的背后實際上就是科學技術競爭,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支撐了國家的經濟增長。

  從這個意義上講,如何讓科學技術進步支撐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鼓勵我國企業具有科技創新能力,倡導將我國在未來15年內建成創新型國家,這一科技發展戰略將成為影響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個關鍵性因素和決定性力量。

  方栓喜:我認為,目前我國之所以要特別強調科技創新有以下幾點理由:一是根據有關數據,我國在2004-2005年度全球

競爭力排名中居第44位,科技創新能力在世界主要的49個國家中位居第28位,處于中下水平。我國對外技術依存度高達50%,而美國、日本僅為5%左右。關鍵技術自給率低,占固定資產投資40%左右的設備投資中,有60%以上要靠進口來滿足,高科技含量的關鍵裝備基本上依賴進口。這說明,我國科技創新的潛力和空間還相當大。

  二是從這個宏觀經濟走勢看,我國經歷了新一輪過熱之后,產能過剩是一個大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可能進入新一輪緊縮。關鍵的問題在哪里?就是缺乏科技創新。在這個歷史新階段,我國還必須緊緊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從經濟總量上講,我國的潛力還遠沒有發揮出來,主要的證據是我們還有大量剩余的勞動力,關鍵是結構不合理。

  其實,科技創新無非是一種超值的勞動而已。經過將近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社會正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發展本身將更加依賴于人的超值勞動,這是一種客觀規律。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本質上是更加關照人本身的發展。因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另外,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也只能更加依靠人的全面發展,更加依靠人的超值勞動。我國在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之后,挖掘科技創新的潛力將成為下一步持續增長最大的動力和源泉。

  所以,從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角度看,現在我們強調要建成創新型國家,并把科技創新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戰略高度,是順應我國經濟發展進行戰略轉型的一個明智選擇。

  從科學發展觀透視科技創新的戰略意義

  主持人:科技創新和建立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提出,與科學發展觀密切相關。如何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來理解科技創新?

  方栓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來說,我國需要依賴科技創新,實現下一步的"五個統籌"。首先,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有些人講,要更加重視社會層面。這只說對了一半,比如農民工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加班加點,工資又那么低,哪里顧得上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了超值的勞動之后,他們才會有提升自己價值的機會。

  其次,要統籌城鄉發展,也要依靠科技創新這種超值的勞動。其關鍵的問題是農村這一環節,通過科技創新改善農村的產業結構,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農村才會有根本的發展。當然,在免除農業稅之后,國家還要為農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應當為農村科技創新提供基礎條件。

  第三,要統籌區域發展,關鍵的環節是落后地區科技創新能力。如果落后地區只是簡單地接來發達地區產業升級后傳遞過來的傳統產業,這些地區就只能永遠步發達地區的后塵。不可能改變區域發展失衡的基本格局。從這個角度上看,落后地區科技創新的壓力和動力差異就更大了。

  第四,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更離不開科技創新。在這里,應當更加強調,自然環境是條件,經濟發展的本質是人類勞動。更高層次的人類勞動將更不依賴于自然環境和資源稟賦的優劣。

  最后,要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根本的途徑是以科技創新立國。資源和市場換技術只能是權益之計。放眼10-20年的發展,如果我們能夠以科技創新立國,在國際分工鏈條中的重要性會大大提升,逐步改變為世界打工的地位。

  從思想解放的視點看科技創新與體制轉變

  主持人:科技創新不等于技術創新,恐怕更多地需要解放思想,需要思想創新。在提倡科技創新和建立創新型國家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應該進行哪些改革?應注意哪些問題?

  方栓喜: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首先,科技創新體制實現從行政導向向市場導向的轉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的科技創新都要由市場來檢驗,而不主要靠行政機關和行政人員檢驗,也不能靠官僚的研究機構檢驗。在市場中實現超值勞動,這是提高科技創新人員待遇的最好辦法。由市場而不是行政來決定科技資源的配置,將是我國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其次,既然科技創新是超值勞動,必須保護勞動者的知識產權。有些人認為,如果不保護知識產權,知識擴散的速度就會大大提高。這是非常短視的看法。如果任何一種勞動成果都可以被剽竊,從事這種勞動的人就會大大減少,而剽竊的行為會大大增加。

  再次,要建立起鼓勵科技創新的投資和融資機制。一方面,科技創新不是簡單的勞動,需要相當多的前期投入。一般的情況是,許多能夠創新的人才可能沒有前期投入的能力,而有經濟實力的人卻不擅長科技創新。在投資和融資機制上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另一方面,科技創新這種勞動是可能失敗的,不僅可能在研究中失敗,還可能在市場中失敗,總的情況是高風險、高收益。科研人員未必是風險偏好者,這就需要讓有經濟實力而又愿意承擔風險的人出錢投資。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應該發展和完善股票的二板市場,鼓勵風險投資和創業投資已成為是基本方向。

  最后,應當建立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的政策支持體系。我國兩萬家大中型企業中,平均每個企業年均不到5個開發項目和2.5個新產品,真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比較少。這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實現科技創新決不是多投入一點人力物力的事情,關鍵問題是體制、機制的問題。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科技創新是中小企業實現快速成長的主要法寶。中小企業數量大,這會使科技創新的種類大大增加;中小企業的市場敏銳度高,這會使科技創新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中小企業的體制更加靈活,這會是的科技創新在用人上更不拘一格。可以說,中小企業在創新上更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我國還要逐步改變科研經費主要分布在大中型企業中的格局,建立一系列的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政策支持體系。

  張占斌:我想談一些具體問題。科技創新是有條件約束的,體現為"投入較大和周期較長",需要企業有一定的實力。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由于業務領域和活動空間有限,在一定時間內,可以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等辦法取勝,也可以靠吸納、引進技術支撐階段性的發展需要。但從長遠來看,在資本、人力資源、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必須開始在自己能夠判斷和比較有把握的領域進行科技創新。科技創新的階段和節奏把握也需要智慧,創新滯后,就可能被徹底淘汰。創新過早,市場還沒有開發,就要考慮企業的支撐能力。

  對于大的企業特別是跨國企業、著名的跨國企業,要爭取和保持自己在業務領域的領先地位,不斷擴大市場范圍和份額,確保公司的榮譽和品質,一日也離不開科技創新,在這方面的任何疏忽,都可能為企業埋下發展的隱患。因此,越是大的企業就越要重視科技創新問題,必須下大的決心和大的投入,圍繞科技發展前沿進行積極的創新研究,力爭擁有比較多的核心技術知識產權。

  這些都說明了一點,任何企業要想獲得優勢或比較優勢,就必須進行積極的科技創新,即使是老牌的跨國企業也不能例外。相反,也有許多很有影響的企業,因科技創新沒有突破,或沒有進行有發展眼光的科技創新,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的例子也實在太多,想起來的確讓人扼腕興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