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會客廳] 當東北"遭遇"浙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7日 03:34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
上海證券報 互動媒體:華商晨報、都市快報供稿 國家在三年前作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大方針,東北經濟發展已經全面提速。浙江作為沿海經濟較發達省份,目前正遇到土地、資源緊張等"成長中的煩惱",浙江經濟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南北兩地如何優勢互補,經驗借鑒,實現雙贏?
對話嘉賓: 周曉光------浙江省全國人大代表,現任中國飾品龍頭企業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富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美麗華(集團)公司名譽董事長。她是2004年的十大經濟女性,引領了著名的"義烏模式之變"。 張桂平------沈陽格微軟件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北方軟件學院院長,曾獲"遼寧省十大女杰"、全國人大代表。張桂平領導的格微軟件公司的理念是------格物致知,見微知著。她說,這就是要求公司員工"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 浙商眼中的東北商機 記者:上世紀80年代您曾在東北創業,那時的東北給您什么印象? 周曉光:剛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去了東北。從做生意的角度來講,當時整個東北三省比南方的環境都要好得多。因為東北是工業基地,工人比較多,他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南方人要好,自然存在更大的市場發展前景。 記者:東北現在發生了哪些變化? 周曉光:上世紀80年代是剛剛改革開放,全國都沒有比較成熟的市場,東北當地只有對自產產品的經營,比如菜市場,經營服裝的都不多,小商品市場幾乎不存在。所以我們一進入東北市場,需求效果立即就出來了。而現在,在全國各地市場都發育得比較完善的情況下對比,東北的市場顯得落后了,規劃也比較落后,腳步有點跟不上了。相反南方的市場發展就很快,浙江就是市場大省,市場變化很快,市場的規劃也在不斷完善,不斷創新。 記者:這些表現在哪些方面? 周曉光:東北的經營模式發展相對滯后,現在南方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東北在投資環境方面正在改變,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 記者:原因是什么? 周曉光:我認為第一和觀念有關,第二是與體制和機制有關。在觀念上,無論是經營觀念、企業觀念、政府觀念。我們常與東北人打交道,做生意,我們感覺東北人對市場的預見性和市場變化的感知不是很敏感。相對來說浙江的生意人,都有一股沖勁,總也不想停下來,生意人都很有活力,所以浙江市場做得很大,把全國市場都能帶起來。 東北商人:要向浙商學賺錢 記者:作為人大代表,您經常在基層調研,在您眼里,這幾年東北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張桂平:變化當然是非常大的。但我最想說的是東北人觀念上的變化。沈陽有個溫州商人叫黃金俊,20年前剛來東北時,人們叫他南蠻子,但現在,經常有沈陽的企業和高校請他去講課,沈陽市委黨校還準備聘他做客座教授。 浙江人,外地人,我們都管他們叫"新東北人",他們給東北帶來了市場經濟下的謀略、管理經驗和財富,更帶來了觀念上的碰撞,后者對東北的影響是最深遠的。 記者:浙江對技術工人需求很大,但曾發生過東北的技工來浙江后,又跑回東北的事情,您認為這種觀念上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哪里? 張桂平:過去我聽到一個笑話,說一個沈陽人去擦皮鞋,鞋沒擦完BP機就響了,他跑去找公用電話。回來后剛擦了兩下,BP機又響了,他又去回電話。屁股還沒坐穩,BP機又再次響起,他剛想起身的時候,給他擦鞋的南方小伙子掏出手機說:"用這個吧!" 這雖然是笑話,但卻是一種觀念,有手機的南方人只要有錢可掙不管是多少他都要去賺。東北人喜歡做宏觀(的事),南方人擅長微觀,從針頭線腦做起。什么時候北方人像南方人一樣會賺錢,那才是真正的觀念轉變。 記者:除了參與東北國企改制,基礎設施建設、商貿、房產等,你還提到了浙江民企要注意抓住振興東北的IT商機。 張桂平: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也必須用信息化來帶動工業化,東北擁有中國最多的制造產業,目前,東北的汽車、船舶、飛機等大型裝備所需的電子技術和設備大部分都需要進口,這些傳統產業對信息產業的需求每年都達到數千億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